•  
     
    聯系我們 英文版

    廈大海洋重器丨我們逆風而行,迎浪而上

    時間:2021/07/13

    來源:

    瀏覽:

    70.8海洋媒體實驗室

    113E7



    逆風而行,迎浪而上

     

    Future//HAB


    第一期

    2020522

    前情提要

      5月18日,近百名科考人員奔赴福建近海5個有害赤潮高發區,開啟了福建近海有害赤潮同步觀測和預警預報研究Future//HAB科考航次。迄今已持續奮戰三天,面對惡劣的天氣和海況,他們逆風而行,迎浪而上,奮戰在赤潮研究第一線。目前的進展如何呢?

    18ACF



    觀測快報 | 頂風逆浪  初戰告捷

    完成了五個海區的第一次大面掃描


      受到臺風、氣流等影響,518日起福建沿海降雨增加,風浪增大,給海上作業帶來了很大挑戰。盡管考察船設施簡陋,抗風浪能力弱,但科考隊員們并沒有退縮,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大家同舟共濟,相互勉勵,基本完成了第一航段觀測目標,對五個觀測海區的理化環境有了初步的了解。截止本文發稿前,已經完成了五個海區的第一次大面掃描

    40A9C

     

     

     


    01

     


    廈門灣-九龍江海域

    518-19日,已完成3個調查斷面中2個斷面的觀測工作,包括21個定位觀測站位和2個重點觀測站位的走航觀測和采樣工作。航行路線覆蓋廈門西海域、同安灣、東部海域和南部海域

     

     


    02

     


    平潭-莆田海域

    518-20日經過45個小時的觀測,已完成全部4個斷面的觀測工作,共采集38個站位樣品。航行路線覆蓋長樂、平潭和莆田海域

     

     


    03

     


    東山灣海域

    517日和20日進行快速站位作業,518-19日進行綜合站位作業,已完成了2個斷面7個站位的綜合作業和54個快速站位作業。調查覆蓋了東山灣灣內海域及灣外上升流核心區

     

     


    04

     


    三沙灣海海域

    共設置了6個斷面,其工作量是其它海域的兩倍518日和20日已完成了4個灣外斷面采樣工作。

     

     


    05

     


    閩江口-連江海域

    518-19日,已完成5個斷面中3個斷面的觀測,航行路線覆蓋連江南部和閩江口鹽度梯度區

        

    項目組應用快速監測與評估技術,已基本了解福建近岸調查海區的水文水質藻類的時空分布特征其他重要環境參數

    01

    • 同安灣海域、廈門西海域北側寶珠嶼周邊水域(同時也是葉綠素高值區域)的優勢浮游植物種類均為旋鏈角毛藻,其他海域主要種類還包括血紅哈卡藻、叉狀角藻等。

    • 平潭北側海域是葉綠素高值區域,也以硅藻為優勢種,興化灣內葉綠素含量大于興化灣外,主要種類是海鏈藻、叉狀角藻等。

    • 東山站近岸海域浮游植物群落以硅甲藻為優勢類群,占比達78%,葉綠素由近岸向外逐漸減小;東山灣的葉綠素由外部水域向灣內逐漸增大,硅甲藻依舊為優勢類群,占比達 83%。

    • 三沙灣灣外海域浮游植物群落以硅藻為主,少數站位發現相對高豐度的東海原甲藻。

    • 閩江口外部分區域的二氧化碳分壓低于大氣,意味著該片海域的浮游植物生物量較大,可能是潛在的赤潮爆發區域。

     

      目前,上述藻類密度均低于赤潮基準密度,且主要是無毒赤潮藻,對海洋生物、環境及人類影響較小。根據模型結果預測,未來4天內福建沿岸發生赤潮的可能性比較小

      由于目前強風雨事件的影響,海域內海浪較大,不利于赤潮發展和維持,但考慮到海洋天氣多變,仍需密切關注各個調查海區赤潮的發展動態。計劃在525左右根據天氣情況適時啟動五個海區第二輪同步觀測

     

    1D2B8

    平潭海域采集的樣品


    2752A

    科研人員過濾水樣

     



    科考重器 | 東山站蘇峰拱秀 嘉庚號鼎力支援

       東山站提供強有力支撐 嘉庚號臨時加入調查隊  

     

    4B3A


    01 東山站

      在本次科考任務中,廈門大學充分發揮東山太古海洋觀測與實驗站(簡稱東山站的科研平臺優勢,為東山灣航次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和后勤保障。以東山站為大本營,科考隊員能夠及時存儲樣品、分析數據、休息調整。東山站工作團隊成員積極參與航次調查,并在航次修整期間組織各學科參與人員及時進行數據分析與討論,根據初步結果凝練提升科學問題,優化調整調查方案。


    1FBBE

     

      東山海區天氣狀況較差,連降暴雨,但科考隊員無懼風雨,搶時間搶任務,在最短時段內完成既定科研任務。東山灣航次共有16名師生參加,每天6:00-20:00進行高強度作業,他們的高效作業和團隊協作為開展多學科同步觀測與科學研究提供了一種范式

     

    02 “嘉庚”號

      聽聞百人赤潮大會戰的情況,正從南海執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共享航次南海中部海盆科學考察實驗研究返回的嘉庚科考船也在停靠途中臨時決定加入到此次會戰中。船長、探測長和出海隊員都積極響應,一起奮戰7個小時,完成了廈門灣外段面的觀測任務,共同完成此次即興科研任務。


    7A96D

     

      航次首席郭香會老師感嘆道:命中注定不能錯過這史無前例的百人大戰!從南海的海盆模式緊急調整為近海模式,面臨著部分科研儀器不契合、缺少過濾裝置、采集瓶等問題,全體科考隊員群策群力,調動船上所有資源,發動超強應急能力,最終完成了廈門灣外斷面6個站位的采樣工作。

     




    無懼風雨 | 520 我愛科研

    科研人員風采掠影


      為了爭取在風雨來臨前完成預設的觀測任務,科考隊員們起早貪黑,與風雨賽跑,與海浪拼搏,進行超強度的作業,克服重重困難,完成了項目第一階段的航次任務,展示了新時代海洋人的風采和不忘初心、不屈不撓的科研精神風貌。

       由于受到惡劣天氣的影響,本航次部分海域海況較差,大部分科考隊員都或多或少地表現出暈船癥狀,但是大家沒有退縮,相互鼓勵,堅持完成航次的考察任務。

    2326E

      個別隊員暈船嚴重,惡心嘔吐,但并沒有退縮,在自己的工作臺附近放上一個垃圾桶,隨時防備。在稍稍緩和之后,又重新投入到與樣品的戰斗中。

    26D37

    科考任務完成之際,正值520,尹龍船長和郭香會首席為科考隊員和船員獻上鮮花。


      科學與傳播同步。東山海區的寶藏男孩蔡其思研究助理(微博@來自福建的阿七),充當科研一線播報員,工作間隙在微博分享航次考察的點滴。他的一條微博提到,科研工作者充分發揮聰明才智,用絲襪裝樣品保存在液氮中。一個小小的視頻獲得了11萬的觀看量。

     

     

     


     

     

     

    上一篇: 廈大海洋重器丨“嘉庚”號直播回顧,下一場直播你會看到什么? 下一篇: 一本藍皮書講述“與海共生”,與世界同享廈門經驗

    相關文章

    亚洲精品高清国产一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