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聯系我們 英文版

    跟著廈大學海洋丨高考結束,廈大海洋拍了拍你

    時間:2021/07/14

    來源:

    瀏覽:


    70.8海洋媒體實驗室

    113E7


    ????  /

    在廈大學海洋究竟是怎樣的體驗!

    廈門大學蔡毅華教授的

    《海洋化學專門化實驗》公開課,

    為你呈現高校科研學習的實況報道。

     

     

    302B8 


    廈門大學海洋學科是全國高校學科評估中僅有的兩個海洋科學A+學科之一,也是廈門大學5個雙一流學科之一。

    廈門大學海洋與地球學院擁有多門國家級、省級精品課程。《海洋化學專門化實驗》是海洋化學專業本科生的必修課和重要的主干課程之一,也是廈門大學和福建省精品課程一流課程,其教學成果海洋化學專門化實驗改革的研究與實踐獲福建省教學成果二等獎。課程注重培養學生基本技能訓練,旨在強化學生綜合和設計能力,培養科研創新人才。


    海水,作為海洋的主體,有哪些化學問題需要解決?她如何影響氣候、影響人類健康與社會經濟發展?海洋化學家們是怎樣對海洋里的化學物質開展研究?讓我們一起乘著海洋2科考船開展一次海洋化學調查之旅。

     

    25C8A

    廈門大學 蔡毅華教授


    廈門大學理學博士、美國阿拉斯加大學及南密西西比大學博士后,歸國后在廈門大學海洋與地球學院近海海洋環境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從事教學研究工作,是《海洋化學專門化實驗》及《分析化學》等本科生主干課程的課程負責教師,在生源要素(碳、磷、鐵等)生物地球化學等領域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主持承擔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科技部973項目子任務及國家海洋公益項目子任務等課題,在國內外專業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40余篇。2019年,作為首席科學家領銜完成中國GEOTRACES(痕量元素和同位素海洋生物地球化學循環)計劃首個西太平洋科考航次


    2020年77日,蔡毅華、曹知勉、李春園、楊位迪、劉春蘭、莊敏、劉瑞華等多位老師,帶領4組廈大三年級海洋本科生,清晨6:30從廈大翔安校區希平樓出發,至西堤碼頭上船。

    這堂課將利用海洋2科考船,在廈門灣-九龍江河口海域進行海洋化學綜合調查。讓學生掌握河口環境化學質量綜合調查技能,側重于營養鹽富營養化與沉積物重金屬污染等方面的調查技能培訓。

     

    292C3

    調查海域:九龍江河口海域。

    本次海上綜合調查航次設10個站位。

     


     

    01

    實驗課現場實況

     

     

    2956C


    蔡老師將師生分為4個小組,分別開展采樣實驗。有趣的是每個小組的工作任務和主要工作內容都不同。

     

     

    1-“鐵+鹽度”小組

     


    蔡老師帶領的+鹽度”6人小組,采用實驗室滴定法/現場鹽度計法,主要工作是進行鐵的分光光度計、鹽度、化學耗氧量(COD)分析。

     


    2-“溶解氧(DO)+磷+硅+葉綠素+水樣過濾”小組

     

    3D96E

    曹老師帶領的溶解氧(DO+ + + 葉綠素 + 水樣過濾”6人小組,主要開展磷酸鹽和硅酸鹽的比色測量、DO、葉綠素分析;

     


    3-“三氮(硝酸鹽,亞硝酸鹽,銨鹽)”小組


    38DBA

     

    李老師帶領的三氮(硝酸鹽,亞硝酸鹽,銨鹽)”7人小組,主要進行這三種含氮營養鹽的分光比色法測定;

     

     

     

    4-“沉積物采樣+現場氧化還原電位測定”小組

     

    FF475

     

    劉老師、莊老師帶領的沉積物采樣+現場氧化還原電位(Eh)測定”6人小組,主要工作是將普通樣品準備含水率進行測定,除做含水率的樣品外,其余均進行風干處理,并凍干重金屬樣品,對硫化物樣品冷凍保存

     

     

    看完這場實驗課,

    你一定會有很多疑惑,

    那請接著往下看。

     

     

     

    02

    有關于這堂課的Q&A

     


    Q1:“廈大的海洋課程就是海洋化學嗎?

    教授:廈大的海洋學科除了海洋化學專業外,還有海洋生物、海洋物理、物理海洋及海洋地質等多個專業。通過系統的學習和嚴格的科學訓練,畢業生適宜在海洋科學基礎研究、海洋資源調查與開發利用、海洋環境保護、海洋高新技術及海洋事務管理等領域工作。


    Q2:“海洋化學與化學專業有何不同?

    教授:簡單說,海洋化學是用化學的方法研究海洋中的化學問題,以及開發利用海洋資源時出現的化學問題的科學。最大的不同在于其研究范圍涉及到一個龐大而復雜的領域——海洋。所以會有很多出海的機會,我們的科考項目輻射全球,最遠可達南、北兩極。

     

    Q3:“海洋專業如何為人類造福呢?

    教授:海洋,蘊藏著極為豐富的食物、能源和礦物資源。人類從海水中獲取食鹽的工藝,可追溯到新石器時代。水是生命之源, 海水淡化已成為獲得淡水資源重要的途徑,石油和天然氣是沿海各國極為重視的海底有機熱能資源。如今,海洋學科應用已延伸至海洋環境監測、海域海島使用、海洋防災減災、海洋工程建設及各種生態環境評價調查等

     

    Q4:“出海調查就是打水、挖泥巴嗎?

    教授:海洋化學出海調查任務主要是通過采集大氣、海水、生物體、海底沉積物等樣品等,通過化學方法分析測定其特定的化學要素含量,如鹽度、溶解氧含量、營養鹽等,再通過數據分析為開發利用海洋、保護海洋提供科學依據

    所以打水、挖泥巴是我們常做的事,但我們做的遠不止于此,整個海洋都是我們的研究對象,包括在海邊呼吸的空氣、腳下踩著的海沙和漫過腳背的海水。

     

    Q5:“海洋專業的就業方向有哪些呢?

    教授:廈門大學海洋學科2019本科生就業率為98.6%,就專業方向而言,主要是繼續深造或進入海洋研究所、環境監測部門、環境評價公司等。但廈大海洋學科以通識教育為主,采用復合型、創新型、國際化、實踐性的人才培養模式,畢業后既可從事海洋專業,更可跨越海洋領域,海洋專業的校友已經遍布全球。

     

    Q6:“廈大海洋學科的優勢是什么?

    教授:除了師資、課程優勢外,最大的優勢體現在先進的海洋科研基地儀器設施。廈大擁有嘉庚號及東山站等世界一流的科研臺站,并配置先進的船載設備進行采樣、分析工作。最常見的儀器有溫鹽深剖面儀(CTD)、營養鹽自動分析儀。對于痕量金屬,還需要用到專門的集裝箱潔凈實驗室等設備。

    圖片為近海海洋環境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部分儀器和裝置

     

     

    03

    我在廈大學海洋

     

    海洋是神秘的象征,

    海洋亟待探索,

    地球表面70.8%都是海洋,

    至今人類對于海洋的認知還不足5%

    你是否愿意與我共同來守護這顆藍色星球?

    我們在廈大海洋等著你!

     

     

    #我在廈大學海洋#

    #跟著廈大學海洋#

    將通過70.8海洋媒體實驗室官方微博微信

    持續系列推送

    請大家訂閱和關注@海洋媒體實驗室。

     

    攝影 - 來源于MEL諸位老師、同學

     



     



     

     

    上一篇: 跟著廈大學海洋丨我以為這是攝影課,原來是科學課? 下一篇: 跟著廈大學海洋丨一場直播開啟海洋基礎教育與寧夏隆德的“山海相連”

    相關文章

    亚洲精品高清国产一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