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聯系我們 英文版

    海洋奇妙物語丨海洋中也有荒漠?荒漠中還有一片“藍舟”

    時間:2021/07/14

    來源:博士超懂

    瀏覽:

     

    70.8海洋體實驗室

    113E7

    微信/微博賬號:海洋媒體實驗室


    8EC5B

    海洋代言人帶你

    探索地球上70.8%的海洋世界




    本期作者


    余小龍2606E

    廈門大學海洋與地球學院 博士后

    研究方向:海洋光學遙感





    說起荒漠,小伙伴們第一反應肯定是戈壁或者沙漠,那里土地貧瘠,鮮有生機。

    然而,在占地球面積71%的海洋里,也存在五個荒漠區,分別位于南北太平洋,南北大西洋和印度洋的中間。類似于缺乏植被的沙漠,海洋荒漠區遠離陸地,海水中營養物質供應不足,海洋中的植物,即浮游植物,生長受到限制,其生物量相對全球海洋顯著偏低,因而被稱為海洋荒漠海洋荒漠區占據全球海洋超過30%的面積,而且最新研究表明,海洋荒漠區有擴大趨勢。離我們最近的海洋荒漠區便是北太平洋荒漠區。

    前不久,YU博士搭乘了廈門大學嘉庚號科考船,參與了嘉庚號KK2003航次科考任務,在西北太平洋荒漠區徜徉了五十余天。相比上次出海乘坐的小漁船,嘉庚號可算是高大上了,深藍色的外殼與藍天碧海融為一體。船上各類科研、生活、娛樂設施一應俱全,可以肆意馳騁在廣袤的海洋中,是遠洋科考的極好選擇。


    照片來源:楊位迪

     

     

    本航次依托廈門大學戴民漢院士領銜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海洋荒漠生物泵固碳機理及增匯潛力73日自廈門啟航,至822日返回廈門,航程近7000海里,是嘉庚號單次航行時間最長的一次,也破了YU博士的出海時長記錄。

    綠洲是沙漠中的希望,而嘉庚號(藍舟)則是本次海洋荒漠項目的希望。本次科考以痕量金屬元素、營養鹽、生物等為主要觀測參數,對荒漠區的海洋生物地球化學循環進行研究,36位來自多家單位的科考隊員對西北太平洋荒漠區的水、大氣、光、浮游植物和浮游動物等諸多參數進行了采樣和測量。科考隊員中大多都是二十出頭的小伙子和小姑娘,年紀最小的還不到22歲,但每個人都可以獨當一面完成復雜和繁重的科研任務。

    為了節約船時(白花花的銀子),晝夜連續作業是常有的事。有的小伙伴需要連續工作24h以上才能休息,有的小伙伴需要把幾十升的水從后甲板搬到前甲板,來來回回很多次,還有的小伙伴做生物培養,得日出而作,日落還不能歇,科考工作的辛苦可想而知。這里放一些白天和晚上的工作照給大家瞧一瞧海洋科考都在忙活些啥

     

    34A0A

    圖片源自:沈展、陳蔚芳

    圖片源自:陳蔚芳

     

    YU博士的主要任務是對水下水上的光場進行測量。畢竟萬物生長靠太陽,所以YU博士的工作還是很重要的(不重要的話,也登不上這片藍舟了)。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浮游植物的生長需要陽光,但是海洋中生物量最大層往往不在表層,而是在60m – 150 m的水深處。我想可能是浮游植物也覺得海表層太曬了,于是潛個水保持美白(好吧,這是瞎說的,浮游植物生物量不僅與光照有關,也與水體中營養物質有關,生物量最大層往往在營養躍層所在的深度)。測量水體中跟光有關的參數,自然少不了儀器和設備,這里有幾張YU博士測量所用到的設備照片。



    由于海洋荒漠區生物量較少,水體也是全球海洋最清澈的地方。水體的透明度可以達到五六十米,也就是說把一個30 cm直徑的白色盤子(塞克盤)丟到海里,人在甲板觀看,塞克盤落到五六十米的深度,人才會失去塞克盤的視野。然而,水至清,魚還是有的,這個航次就捕捉到了各種類型的魚在 “藍舟附近游弋。看看視頻里五顏六色的魚,是不是也很期待來一次遠洋科考航次呢

    除了繁重的科研任務,小伙伴們的放松和娛樂方式也是多種多樣。在學校里,很難天天有這么多小伙伴一起玩耍,而在船上,大家每天做伴,工作之余也聚在一起消遣消遣。船上有健身房,愛好運動的小伙伴有空就會去跑跑步,鍛煉鍛煉臂力等。當然,會(娛)議(樂)室還有各類棋牌,桌游,卡拉OK,以及小伙伴帶的SWITCH,當投影到超大顯示器上時可供多人同時游戲,小伙伴們玩得其樂融融。整個航次中最受歡迎的恐怕還是卡拉OK、狼人殺和升級游戲了(照片不敢放,怕被追殺)一度船上還舉辦了別出一格的演唱會,大家關閉了會(娛)議(樂)室的燈,小伙伴們把手機閃光燈打開并一起搖擺,為唱歌的小伙伴歡呼


    圖片攝自:陳蔚芳、葉利萍

     

    除了娛樂,海洋上壯麗的景觀也可以撫平航次科考任務所有的勞累和辛苦。譬如海上的日出和日落、絢麗的彩虹、抑或水中的翩翩光影。然而大自然的美麗,不身臨其境是無法深刻體會和感受,這些照片也僅僅揭開了其冰山的一角。


    部分圖片攝自:張衎、楊俊波

     

    圖片源自:沈展、曹智勇、饒欣婷

     

     

    而且,相比城市的大氣(光)污染,廣袤清新的海洋是觀看銀河的最佳場所。漫天星辰,圍繞著我們的藍舟,看不到邊際。無數星星組成的銀河,每個人看到都會覺得宇宙浩瀚,以及人類的渺小。猶記得有一夜,一堆小伙伴在黑燈瞎火的前甲板一起看銀河,剛出艙門,感覺天上的星星也不過如此,但是當在黑暗中靜靜地停留幾分鐘后,眼睛逐漸適應了黑暗,再一抬頭,整片銀河一覽無余,除了震撼不知道該說什么。小伙伴們爭相拍照,奈何手機都不給力,拍不出想要的趕腳,照片里都只有黑黑的背景和幾個星星點綴。這里借用一張朋友在南海拍攝的銀河照片,可以告訴你們的是,西太平洋上觀察到的銀河毫不遜色。銀河中也時時有流星閃過,小伙伴們想著許愿,奈何流星總是一閃而過,只有一剎那的流光,伴隨著小伙伴們的嘆息聲,愿望又沒來得及許(更別說拍照了...拍照估計也拍不出來...)。

      

    圖片攝自:鄧霖

     

    在海洋6000 m的深度,不僅僅有水樣的采集和測量,小伙伴們也做了一次壓杯實驗。

    把正常大小的塑料杯畫上各色圖樣,隨著采水器下放到6000 m的深度,水壓會把塑料杯均勻壓縮,杯子體積會被壓縮到四、五分之一。看看照片里小伙伴們正在專注地繪畫,有期許愛情有恒,有祝愿家人健康,也有希望世界和平,等等。有一個手巧的小伙伴畫了一幅畫祝福廈門大學百年校慶,只可惜壓縮后有一丟丟面目全非,但是這個就是非戰之罪了。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譬如YU博士畫的(最后一張),只有幼兒園小班水平(可能還沒到)。

     

    部分圖片攝自:葉利萍、張欣如

     

     

    其他軼事

    1// 

    為了節約洗發水,在首席科學家的帶領下,全船八九個小伙伴都剃了光頭,照片放了會挨打,這里放一張Tony葉工作的照片(拿著垃圾袋的正是YU博士),Tony師傅手法嫻熟,二三分鐘就可以搞定一個。

     

    圖片攝自:陳蔚芳

     

    2//

    有把狗糧撒遍太平洋的小伙伴一對。

     

    圖片攝自:陳蔚芳

     

    3//

    海上作業,除了要與天斗,與風斗,與浪斗,YU博士還要與鳥斗。無情的海鳥霸占了儀器,還怒目而視,沒有絲毫退卻之意(兩口子簡直神同步)。

     

     

    4//

    航次中也會有學術報告和討論的。


     

    圖片攝自:陳蔚芳

     

    5//

    航次主要任務完成后,小伙伴們一起包了一頓餃子慶祝

     

    圖片攝自:陳蔚芳

     

    差點忘記了航次的另一個(極其)重要的任務:下船之前多個小伙伴爭先恐后的稱體重,畢竟減體重也是大多數小伙伴的航次主要任務之一,至于有多少人完成了任務,附上航次前后的兩張合照,大伙自己看看吧,遺憾的是YU博士沒能完成預期任務(大廚的飯菜做得太好了)。

      

    航次前,照片來源:黃家駿

     

    航次后,照片來源:姜子元

     

    最后的最后,特別致謝提供照片的各位小伙伴!感謝所有的小伙伴,這個航次,因為有你們,所以很精彩!

     


    原文源自:博士超懂





     

    上一篇: 海洋奇妙物語丨沒吃過河豚的我竟中了河豚毒素? 下一篇: 海洋奇妙物語丨玩爆款游戲,你就能煉成海洋達人!

    相關文章

    亚洲精品高清国产一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