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8海洋體實驗室

微信/微博賬號:海洋媒體實驗室

海洋代言人帶你
探索地球上70.8%的海洋世界
本期作者 
李思翰
廈門大學海洋與地球學院2018級本科生,海洋生物專業

2020年,想必有不少人被《集合啦!動物森友會》(以下簡稱“動物森友會”或“動森”)這款switch的慢節奏游戲所刷屏,一座小島,幾個島民,與快節奏的現實生活相反,玩家在這里可以夢回都市人最渴望的田園生活,暫時逃離現實的紛亂繁雜。

它可以是一款規劃游戲,玩家通過收集購買各式家具設計出屬于自己的獨一無二的小島風光;
它可以是一款換裝游戲,玩家可以用可愛或時尚的衣服和道具裝扮自己在游戲中的人物形象;
你也可以把它當作炒股游戲,利用具有“股票”設定的大頭菜讓自己一夜暴富。

當代動森玩家現狀
當然也不乏玩家將這個游戲玩成了釣魚游戲,撒餌料,找魚影,揮桿,賣魚/捐博物館成為了他們的日常,最后患上了名為“鱸魚PTSD”或者是“幾厘米PTSD”的新型疑難雜癥(不是)。
有收集癖的玩家則熱衷于集齊島上各種各樣的生物,在自己的島上建成了一座水族館,雖然在疫情期間眾多博物館、水族館已關門謝客,但在這里,玩家即使足不出戶也能在自己的島上云賞魚。



動森水族館vs現實水族館
雖然《動物森友會》只是一款游戲,但游戲中所出現的動物、昆蟲、植物以及化石都極其真實的還原了現實世界中所存在的物種。游戲高度的還原性和對細節的注重獲得眾多好評,全世界各地的水族館也從中獲得靈感,紛紛趕來“蹭一波”游戲熱度。
世界聞名的加州蒙特雷灣水族館聯手芝加哥菲爾德博物館與《動物森友會》合作,通過游戲進行線上直播,各領域的專家化身“島民”,在游戲中的博物館內向公眾進行了生物知識的科普。

動森中的生物知識科普直播講座(圖源:bilibili)
那么肝了這么久的玩家們,或是被刷屏的你們,對這些海洋生物真的了解嗎?
01 黑鱸魚到底幾厘米?

圖源:@暴躁少女今天也很暴躁
在動森中的黑鱸魚,因其“泛濫成災”而臭名昭著,不少玩家在看到每一次甩出魚鉤收獲的卻是滿背包的黑鱸魚和游戲人物的“幾厘米”警告時,常常氣到兩眼一黑。

滿背包的黑鱸魚
在動森中的黑鱸魚,是大口黑鱸屬魚類的統稱,隸屬鱸形目,太陽魚科,黑鱸屬。
大口黑鱸食肉性溫水魚類,原產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密西西比河水系。其生長迅速、抗病力強、適溫性廣、肉質鮮美等特點,現已推廣全國各地,成為國內重要的淡水養殖品種之一,這些特點也恰恰解釋了為什么游戲中的黑鱸魚如此之泛濫。

圖 / 大口黑鱸(圖源:維基百科)
相信玩過動森的朋友們對這句捕獲臺詞可謂是恨之入骨。那么,黑鱸魚究竟有幾厘米呢?
其實,大口黑鱸一般成熟體長在25~35厘米之間,最大可達50厘米。
02 夢幻之魚真的存在?

圖源:@yu愛哭鬼
遠東哲羅鮭(游戲中譯為遠東哲羅魚),在日本又稱伊富、伊富魚、伊當等,是現存最大、最古老的鮭形目魚類之一。體長可達1~1.5米。
在現實世界中,遠東哲羅鮭分布于韃靼海峽和鄂霍茨克海及沿岸河流,被視為日本最大的淡水魚,同時也被稱為“夢幻的淡水魚”。1937年日本漁民在北海道十勝川甚至捕獲過長達2.1米的個體。
圖 / 哲羅鮭(圖源:中國網)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日本北海道及俄羅斯遠東城市化、油氣工程建設、鮭魚商業化捕撈等原因,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在2006年將遠東哲羅鮭評估為極危物種。日本環境省將其列為絕滅危懼IB類。現階段北海道和青森縣存在小規模的冷水養殖產業,年獲約2000條。因此在現實世界中可不要過度消費遠東哲羅魚。
03 魚子醬用鱘魚做的嗎?

圖源:@夏安迪很孤僻

鱘魚是鱘科27種魚類的俗稱,是現存起源最早的脊椎動物之一。所有的鱘類因為化石記錄久遠,都被視為活化石。
然而鱘魚中個體最大、最珍貴也最知名的品種當屬歐洲鰉。現實世界中歐洲鰉分布在里海、亞速海、黑海等水域,體長可長達4-6米、體重1000公斤到2000公斤不等。由于自然環境改變、水工設施修建和過度捕撈等原因,近年來世界范圍內的野生鱘魚資源明顯減少,處于瀕危狀態。

圖 /中華鱘 (圖源見水印)
最好的魚子醬皆出自鱘魚,而其中最優質的當屬于歐洲鰉(Beluga)的魚卵,不光飼養就要花費長達十幾年的時間,而且數量也是少到極致,附加條件更令人咋舌——只有年紀超過60歲的才有資格做成高級別的魚子醬。

一口上千的魚子醬
04 海天使竟會裂開?

圖源:@喵孤籽

游戲中的海天使,其實是裸海蝶(學名:Clione limacina),其俗稱為海天使,生活在北冰洋及南冰洋水深350米處,也有人稱之為冰海天使。
裸海蝶為雌雄同體,這代表每個裸海蝶個體在同一個時刻中,同時具備了有功能的雌性與雄性生殖器官。它們在春夏之間交配,卵大約大0.12 mm。

圖 / 裸海蝶(圖源見水印)
事實上,在它可愛呆萌的外表下卻隱藏著惡魔一般的進食方式。在進食的時候,裸海蝶的頭部會張開,并從咽喉伸出像是觸手的 " 腕 " 及 " 吻 " ,腕上有吸盤,可以幫助它捕食物。發現獵食對象時,頭部會突然“爆裂”開,從體內瞬間伸出6條被稱為“口錐”的觸角,以極強的逼迫力將對象扯入體內消化。這也在《動物森友會》中被還原了出來,使得不少玩家被突然“裂開”的海天使嚇得目瞪口呆。

裸海蝶:我裂開了
圖源:Alexander Semenov / Barcroft Media
05 溪哥是哪位哥哥?

圖源:bilibili

溪哥,是平頜??(學名:Zacco platypus)的俗稱,又名寬鰭??,為輻鰭魚綱鯉形目鯉科??屬的魚類,分布于中國大陸東部至北部、朝鮮半島、日本與臺灣北部至西部,體長可達20公分。
成魚常見于溪流與河川且水流湍急的地方。“溪哥”體側有約10條的橫帶,只有成熟雄魚體色才會轉為泛紅,因此大家常見到的色彩艷麗的“溪哥”一般均為雄魚。

圖源:維基百科
06 “有頭無尾”翻車魚


翻車魚(學名:Mola mola)是翻車鲀科、翻車鲀屬大型大洋性魚類。一般魚類都靠胸鰭劃水,擺動尾巴獲得推力,而翻車魚卻不同,由于它胸鰭短小,尾鰭缺失,只能通過一上一下的背鰭和臀鰭擺動來前進。
翻車鲀平均體長約為1.8米,平均體重超過1噸——這使得翻車鲀成為了現存最重的硬骨魚類。盡管翻車鲀身形巨大,但它的骨骼大多為軟骨組織,骨骼卻相對較輕,這也讓它們能肆無忌憚的生長。

翻車鲀的骨架。
圖源:J. Steenstrup & C. Lutken(1898)
而面對如此龐然大物,你可能難以想象,剛孵化出的翻車鲀僅有2毫米長,從幼年到成年的過程在體型上有一個巨大的飛躍。

圖源:Daniel Botelho / Barcroft Media

翻車鲀的仔魚。圖源:Matthew Wittenrich / fishbase
07 龍宮使者——皇帶魚

圖源:bilibili

在“動森”中,皇帶魚也同樣是“歐皇”才配見到的一類魚。它雖名字中帶有帶魚兩字,可它與帶魚卻是毫無瓜葛的。皇帶魚(學名:Regalecus glesne)是皇帶魚科、皇帶魚屬魚類。
皇帶魚是世界上最長的硬骨魚,一般體長能夠達到300厘米,最大體重達272.0千克,因此很多玩家在“動森”中第一次釣到皇帶魚可能都會被其長度所驚異。

1996年在美國加州捕獲的皇帶魚,長7.0米
圖源:Wikimedia Commons
世界各地都流傳著關于皇帶魚的傳說:
日語稱皇帶魚為“龍宮使者”,而日本民間故事中的人魚可能也以皇帶魚為原型。遠東亦有說法稱皇帶魚出現即預示了會有大地震的發生,故稱之為“地震魚”。在歐洲,民間故事中的大海蛇可能也以皇帶魚為原型。北海沿岸的漁民因為皇帶魚與鯡魚群共同出現,又稱其為“鯡魚之王”。
《集合啦!動物森友會》打破了游戲與現實之間的界限,且在細節上下足了功夫,鼓勵玩家去探索并收集捐贈島上的各類生物,一手打造出屬于自己的虛擬博物館與水族館,讓即使對于各類生物不夠了解的玩家們也能夠身臨其境的觀察到這些神奇的生物。
當別人還在吐槽你沉迷游戲時,你可以自豪地告訴他:“我可是在動森學海洋知識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