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聯系我們 英文版

    海洋奇妙物語丨我們不能讓化石起死回生 ,但要讓活化石代代延續

    時間:2021/07/15

    來源:

    瀏覽:


    70.8海洋體實驗室

    113E7

    微信/微博賬號:海洋媒體實驗室


    8EC5B

    海洋代言人帶你

    探索地球上70.8%的海洋世界



    本期作者


    孫一心

    廈門大學海洋與地球學院2018級本科生,海洋生物專業

    采編:李思翰、林喆瀅、張效琬、粱明珊



     

      

    我們不能讓化石起死回生

    但要讓活化石代代延續

     

    816日,世界現存最年長圈養大熊貓新星今年迎來38歲生日,其年齡相當于人類年齡110-140歲。

     

     

    大熊貓竟是超過800萬年的活化石

     

    據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大熊貓最遲出現于晚中新世,距今約800萬年前。在距今60萬年前的中更新世,大熊貓發展到了它們種群的鼎盛時期。它們廣泛分布于中國的南部、中部、西部,向北直達今天的河北境內,組成了"大熊貓--劍齒象群落"

    和它同時代的動物,由于地質與氣候的強烈簸動基本上都滅絕了,如劍齒象、劍齒虎都變成了化石,而大熊貓卻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中生存下來,沒有從生物圈的鏈條上消失,成為世界上為數不多的動物活化石。大熊貓相當珍貴,經過了我國近幾年的精心培育,熊貓數量逐漸增多。

     

    那么什么是活化石呢?

     

    簡單地講,活化石是指一種生物的類似種只存在于化石中,而沒有其他現存的近似種,這些種類曾經從滅絕事件中存活下來,并保留過去原始的特性。且其近緣類群多已滅絕,因此比較孤立,進化緩慢的生物。

     

    探索海洋化石

     

    如果按照玩游戲打怪的升級段位給活化石物種也分段位的話,那已經存在了800萬年的大熊貓已經可以達到榮耀黃金的段位了,不過,生物是由海洋發展到陸地的,更高段位、更古老的活化石就要到海洋中去探索了。

    自從海洋誕生以來,在煙波浩渺的海洋里就棲息著千萬種海洋動物。有許多海洋動物由于地球環境的變化或經海陸變遷而絕滅成為了化石;也有一類海洋動物在古海洋中出現過,后來失蹤了,長期沒被人們發現,人們誤以為他們已經在地球上絕滅了,但后來又被人們發現了;另有一類動物,他們適應環境能力很強,在古海洋里就有了,時至今日卻沒有多大變化,仍保持原樣,人們把這些動物稱之為活化石動物。

     

    尊貴鉑金:

    存在了1億年的活化石——鋸鰩

     

    鋸鰩的遺骸最早出現在距今約1億年前的塞諾曼尼亞時代。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的古老物種了。

    鋸鰩有著奇特的外表魚吻扁平而狹長,呈劍狀突出,兩側長者17~35對尖尖的齒狀結構,就像一把鋸子,鋸鰩也因此得名。

     

     

    別看他長著長長的鋸,其實鋸鰩的性情是很溫和的,從不會主動攻擊人,大多數傷人的案例,都發生在它們不甘于被捕捉,奮起反抗的時候。鋸鰩的鋸還有其他作用。

     

     

    鋸鰩的主要食物是泥沙下的甲殼和無脊椎動物,它們會用大鋸子過濾泥沙,然后享用過濾出來的食物;而且鋸鰩的視力不佳,它的鋸有信號探測器的功能,有許多很敏感的毛孔,當獵物靠近時,能幫助鋸鰩敏銳地感知周圍環境的變化,使其在合適的時候出擊。憑借這把大鋸子,他就可以在海洋中肆無懼憚的遨游,兇殘的虎鯨和鯊魚都要退避三舍,就連體長十多米的巨型章魚也不是它的對手。

       

    永恒鉆石:

    存在了4億年的活化石——

     

    鱟的祖先出現在地質歷史時期古生代的泥盆紀,那時恐龍尚未出現,原始魚類剛剛問世,隨著時間的推移,與它同時代的動物或者進化、或者滅絕,而鱟從4億多年前問世至今仍保留其原始而古老的相貌,所以鱟有活化石之稱。

     

     

    現代醫藥技術離不開鱟,其中的奧秘就是它藍色的血液。用鱟血制成試劑,再滴入注射液,若試劑立即凝固或變色,就說明注射液內含有使人發熱、休克甚至死亡的細菌類毒素。以此方法來檢驗藥物中是否有對人類致命的細菌,為醫學治療做出了很大的貢獻。與此同時,鱟也可作為藝術品以供觀賞。

     

      

    至尊星耀:

    存在了近5億年的活化石——鸚鵡螺

     

    鸚鵡螺有螺旋狀外殼的軟體動物,最早出現于距今4.9億年前的奧陶紀,是現代章魚、烏賊類的親戚。柔軟的身體占據殼的最后一室,其他部分則充滿空氣以增加浮力。鸚鵡螺的貝殼很美麗,構造也頗具特色。這種石灰質的外殼大而厚,左右對稱,沿一個平面作背腹旋轉,呈螺旋形。

      

     

    貝殼外表光滑,灰白色,后方間雜著許多橙紅色的波紋狀。這在各國發行的鸚鵡螺郵票上均可以很清楚的看到。

     

      

     

    殼有兩層物質組成,外層是磁質層,內層是富有光澤的珍珠層。殼的內腔由隔層分為30多個殼室,動物藏身于最后一個隔壁的前邊,即被稱為住室的最大殼室中。其他各層由于充滿氣體均稱為氣室。每一隔層凹面向著殼口,中央有一個不大的圓孔,被體后弓出的索狀物穿過,彼此之間以此相聯系。被截剖的鸚鵡螺,像是旋轉的樓梯,又像一條百褶裙,一個個隔間由小到大順勢旋開,它決定了鸚鵡螺的沉浮,這正是開啟潛艇構想的鑰匙,世界上第一艘蓄電池潛艇和第一艘核潛艇因此被命名為鸚鵡螺號

     


     

    鸚鵡螺以它令人炫目的美麗讓人們發出由衷的贊美。古代的歐洲把鸚鵡螺的殼用作杯,價值連城。鸚鵡螺外殼的獨特結構也給古今很多藝術家賦予靈感。

     

      

    其他高段位的海洋活化石

    還有哪些?

      

    3.4億年前的海百合

     

    隸屬棘皮動物門的身體像花一樣的海百合,3.4億年以前的古海洋里搖曳生姿,后來不見了,人們以為這種動物已絕滅了,然而在1873年人們發現了一個活標本,之后相繼發現,因此海百合被稱之為活化石動物。

      

     


     3.8億年前的皺鰓鯊

     

    皺鰓鯊是身體兩側有六條鰓裂,鰓間隔延長而褶皺,且相互覆蓋,所以命名為皺鰓鯊。皺鰓鯊鰓裂之所以比其他鯊魚多,很可能是因為他們大多棲息于深海環境,而深海環境的氧氣濃度比較低,因此需要比較多的鰓裂來進行氣體交換。皺鰓鯊是在海底生活的生物,有助于消除分解尸體,它們能夠分解從開放的海洋水域上部漂浮下來并最終到達海底的腐肉。皺鰓鯊和其他底棲生物一樣扮演著重要的分解者的角色。

     

       

    3億多年前的矛尾魚

     

    還有一類脊雄動物,生活在 3億多年前的硬骨魚類——矛尾魚,被認為在數千萬年前已經絕滅,然而在1938年,在南非的東南海岸,從150-400米的深海首次捕到一條活的, 即轟動世界,繼后在南非的科摩羅群島海域又相繼被捕到許多條,這種世界上罕見的史前魚類——總鰭魚類的再現,稱其為活化石動物也名不虛傳。

      

    4458B

     

      來自白堊紀的神秘蛇頸龍

     

    再如,白堊紀是爬行動物的時代,大地在恐龍的足下振動,海中有7.6米長的節龍,空中也有展開兩翼寬達8.2米的翼手龍。白堊紀結束,這些龐然大物紛紛絕滅, 然而以海蛇出名的尼斯湖怪,在70年代人們又聲稱見到它的尊容,它可能是某種恐龍的后代。

     


    19764月,一條日本漁船在新西蘭海域305米深的網中捕到一條2000千克、9米長的動物,其頸有1.5米長、尾巴有 1.8米長,還有4個鰭足。這種動物尸體隨后被扔掉了,但據 當時拍的照片和畫的輪廓,古生物學家認為,那條神秘的動物尸體,可能是在一億多年前非常繁盛的爬行動物——蛇頸龍。這說明這種活化石動物仍然時隱時現地生活在海洋的深處。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科學家們對深海世界的不斷探索,必將會有更多的元老級活化石動物在世界海洋上被發現。

     

     

    活化石還能活多久?

     

    活化石的生存狀況并不樂觀。近幾年,這些海洋活化石的價值被人們研究的越來越透徹,我們更加迫切的需要它們。鋸鰩的全身上下都是寶;而鱟血的醫用價值使得它們被大量捕撈;鸚鵡螺的五彩繽紛的外殼作為藝術品成了沿海旅游景點火爆的紀念物;。隨著人類海洋捕撈領域的擴張,誤捕和目的性捕撈都讓活化石離變成真正的化石更近了一步。

     

    對比下面的活物與化石,哪一個更讓人愛呢?

     

     


     我們還想再活一億年

     

    在未來,我們給子孫介紹小動物的時候,一定是希望在活生生的小動物前講解,而不是面對著冰涼的化石。我們要珍惜自然資源,共營生命綠色;保護環境,保護動物,從今天、從此時此刻、從自身做起。 

     

    51152

     

     

     

      

    參考文獻:

    [1]晨薇.活化石鸚鵡螺[J].海洋世界,2016(01):16-19.

    [2]王以斌,繆錦來,臧家業.中國瀕危海洋生物現狀及其保護[J].自然雜志,2011,33(03):137-142+187.

    [3]翁朝紅,洪水根.鱟的分布及生活習性[J].動物學雜志,2001(05):4-8.李杰. (2017). 

    [4]""出行的鋸鰩. 青少年科苑(3), 40-43.

    [5]王爍.深海中游來活化石”[J].化石,2007(02):30.

    (圖片來源于網絡,非商用)

     

     

     

     

     

     

    上一篇: 海洋奇妙物語丨深海精靈為何反常遷徙? 下一篇: 海洋奇妙物語丨我們忍不住要說,尼莫爸爸其實是媽媽!

    相關文章

    亚洲精品高清国产一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