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聯系我們 英文版

    廈門大學東山太古海洋觀測與實驗站正式落成

    時間:2017/06/03

    來源:MEL

    瀏覽:

    6月1日上午,我校在福建省東山縣舉辦廈門大學東山太古海洋觀測與實驗站(簡稱“東山站”)戰略合作研討會,這也標志著東山站的正式落成。

    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廳廳長吳南翔、副廳長李鋼生、副巡視員宋建華、執法總隊政委紀哨雄,漳州市副市長張翼騰,漳州市科技局副局長蔡亞河,漳州市海洋與漁業局副局長周佩欽,東山縣委書記陳云水、縣長朱真,廈門市海洋與漁業局科技與海洋經濟發展處處長林瑞才,太古慈善信托基金公益事務主管劉秀苑,廈門大學校長朱崇實,廈門大學黨委常委、地球科學與技術學部主任、近海海洋環境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戴民漢,校長助理陳光及廈門大學相關職能部門代表出席。我校海洋與地球學院院長王克堅主持會議。

    (廈門大學黨委常委戴民漢教授代表學校與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廳李鋼生副廳長簽約)

    (廈門大學黨委常委戴民漢教授代表學校與東山縣委洪維椿副書記簽約)

    (戴民漢教授代表廈門大學近海海洋環境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與香港大學太古海洋研究所代表Gray Williams教授簽約)

    (董云偉教授代表廈門大學近海海洋環境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與美國東北大學海洋中心代表Brian Helmuth教授簽約)

    (王海黎教授代表廈門大學近海海洋環境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與浙江大學流體動力與機電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代表楊燦軍教授、中天海洋系統有限公司代表楊華勇總經理簽約)

    (王海黎教授代表廈門大學近海海洋環境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與斯坦道儀器公司代表湯新華董事長簽約)

    會上,廈門大學與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廳、東山縣人民政府分別簽署了合作建設東山站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近海海洋環境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與香港大學太古海洋研究所、美國東北大學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浙江大學流體動力與機電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天海洋系統有限公司、斯坦道儀器公司等單位就更廣泛的戰略合作、學術交流等方面簽署了戰略合作備忘錄。

    作為國內首個獲得跨國企業(太古集團)捐資的海洋科研設施,廈門大學東山太古海洋觀測與實驗站東山站由太古集團慈善信托基金部分資助,位于東山縣西埔鎮蘇峰山下,距離廈門市約173公里,占地87.59畝,面向臺灣海峽的開闊水域,位于省級珊瑚自然保護區的南緣,極少受人類活動的影響,其海洋實驗數據及實地監測數據可用作客觀反映中國南海東北沿岸大陸架地區的典型特性。東山站將以監測全球氣候及由人類活動引起的環境變化對海洋生態系統造成的影響為研究方向,建成長期穩定的海-陸-氣界面環境要素觀測平臺、開放的海洋科學與技術實驗基地、海洋觀測儀器研究與測試基地以及科普及教學實習基地,并希望成為海洋觀測與實驗的國際合作基地。

    朱崇實代表學校向福建省委省政府、漳州市委市政府、東山縣委縣政府及太古集團表示由衷感謝。他說,廈門大學從建校的第一天開始就與海相伴,廈門大學是中國第一個由海外華僑領袖創辦的大學,是中國離海最近的大學,注定要和海連在一起。中國是海洋大國,福建是個海洋大省,漳州是海洋大市,廈門大學是一所滿載著國家和民族期望的大學。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一帶一路”的偉大構想,而東山站就處于“一帶一路”的重要節點上,廈門大學在這樣的節點上建設東山站將為“一帶一路”偉大構想的做出貢獻。

    朱崇實表示,海洋科學從根本上是一門基于觀測的科學,東山站的建立將為廈門大學海洋學科發展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廈門大學一定要把這個觀測站建設好,使用好,不僅僅成為廈大海洋學科的寶貴的科研、教學、實驗的平臺,而且要成為一個國際一流的海洋科研、人才培養和交流以及海洋科普的重要基地,吸引更多優秀科學家前來交流合作。

    朱真表示,東山是全國第六、福建第二大海島,海灣、海水、海島、海灘、海岸等特色獨具,是發展海洋經濟的“藍色沃土”,也是海洋生態科學研究的“天然實驗室”。當前,著眼貫徹廈漳同城化戰略、促進校地優勢互補,打造高層次的海洋科研平臺,廈門大學與東山攜手共建東山站。衷心希望以今天項目揭牌為新的起點,進一步加大項目資金和科研力量投入,推動雙方在海洋產業、科技發展、人才培養以及轉型升級等方面形成更加緊密的合作關系,為東山加快發展、特別是海洋經濟發展助力助推。東山縣委、縣政府也將一如既往支持項目建設和平臺運作,全力以赴保障和服務,會同廈門大學一道,致力把這個高層次的合作平臺,打造成為深化校地合作、推進廈漳同城化的樣板,打造成為全省乃至全國具有重要影響的海洋科研中心,為東山建設“生態旅游島·漳南核心區”注入新動力。

    吳南翔指出,“十三五”期間,福建省將通過實施“智慧海洋”工程,努力推進臺海精細化預測預報智能服務等方面建設,統籌實施岸基觀測、海上觀測、衛星遙感觀測等項目,不斷完善海洋和環境觀測網,不斷提升海洋預警報能力和服務水平。東山站是福建省海洋經濟重點建設項目,省海洋與漁業廳與廈門大學簽訂《合作建設“廈門大學東山太古海洋觀測與實驗站”框架協議書》,未來雙方將在共建海-陸-氣環境要素觀測平臺、臺灣海峽區域預警報技術研究與應用等方面開展戰略合作,實現在監測數據、預警報成果、科研設施等方面的互助共享。相信在雙方的共同努力下,東山站一定能夠成為我省海洋環境要素觀測的重要平臺,為服務海洋經濟強省建設做出積極貢獻。

    劉秀苑表示,太古集團有責任在人類所賴以生存的海洋環境研究領域貢獻自己的力量。廈門大學東山站的正式落成標志著雙方在該項目上的合作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衷心希望東山站建立后能在生物多樣性、海洋生態平衡和海洋資源合理開發利用等領域做出新的貢獻。

    Gray Williams教授是香港大學太古海洋研究所的所長,也是東山站國際咨詢委員會主席,他表示,太古海洋研究所與廈大已有十余年的合作基礎,非常高興看到東山站作為太古海洋研究所的姐妹站成立,同時希望東山站為開展海岸帶生態系統觀測與研究,建立多學科合作網絡,提供更好的基礎。

    6月2-3日,東山站第二屆國際咨詢委員會還將在廈門大學翔安校區召開,探討東山站未來系統架構、運行管理、遠景規劃及國際合作計劃。

    太古基金于1983年成立,由太古公司常務董事主持的慈善理事會負責監督。太古基金所有收益均來自太古集團旗下公司,主要向位于香港及中國內地的非牟利機構提供長期資助作慈善用途,致力推動教育、環境及藝術文化活動。

    香港大學、美國東北大學、斯坦福大學、緬因大學、南卡羅來納大學、巴黎第六大學、馬來亞大學、臺灣海洋生物博物館、同濟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海南大學、廣西大學、中科院南海所、海洋所、煙臺海岸帶研究所、廈門斯坦道科學儀器股份有限公司、中天海洋系統有限公司等同行單位、海洋臺站及合作企業代表參加了合作研討會。


    上一篇: 第七屆全國鮑魚產業發展研討會在福州召開 下一篇: 董云偉教授課題組在《英國皇家學會會刊B輯:生物科學》發表論文

    相關文章

    亚洲精品高清国产一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