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海洋技術專業簡介
海洋技術專業是一個多學科交叉的綜合性體系,也是一門實踐科學,它綜合運用了數學、生物科學、化學、物理等多門類的學科知識,包括了海洋生物資源開發、海水增養殖、海洋藥物開發、海水淡化處理、噪聲治理、水聲通信等方面,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大有用武之處。
二、海洋技術專業的研究方向及人才培養
海洋技術專業研究的是海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廈門大學的海洋技術專業分為海洋物理和海洋生物技術兩個方向,主要開展的是海洋聲學技術、水聲通信技術、海洋生物制藥、海洋生物遺傳育種等方面的研究。
本專業著重培養掌握海洋技術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綜合運用基本理論和方法進行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的基本能力的高質量應用型人才。
三、本科階段主要學習課程
本科階段除了學習公共課程以外,需要學習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等基礎學科課程。學生在進行專業方向選擇后,還需要學習不同方向的核心課程包括海洋物理、海洋生態學等理論課程及其配套實驗課程,同時還要學習分子生物學及實驗、海洋生物資源綜合利用、海洋生物育種技術、水聲學、信號與系統、通信原理與技術等專業課程。
四、廈門大學海洋技術專業的培養特色和優勢
廈門大學因海而生,伴海而長,經過一代代海洋人辛勤耕耘、奮楫前行,廈門大學已經成為了我國開發“藍色沃土”和培育海洋精英的重要陣地。廈門大學海洋技術專業依托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和 “A+”學科海洋科學一級學科,是海洋學科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重要平臺。
我們注重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重視學生學習自主性,營造開放式學習氛圍,促進拔尖創新人才脫穎而出,助力學生未來發展。2020年,海洋科學入選教育部首批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實施海洋科學精英教育榮譽計劃。建設“5大項目+2大競賽+1個俱樂部”實踐教學平臺,形成具有國際化特色的海洋科學研究型教學和創新性人才培養體系。
多年來,海洋技術專業依托近海海洋環境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海洋生物制備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水聲通信與海洋信息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等多個國家級和省部級實驗室,科教融合,創建高水平的本科生科研訓練平臺。依托“嘉庚”號科考船,創造性地實施“海絲學堂”人才培養計劃,建成跨洋越海的教學實習與培訓平臺,開創了海洋科學高素質人才培養的新模式。
五、海洋技術專業畢業工作方向
海洋技術專業畢業生經過嚴格、系統的科學訓練后,適宜在海洋科學及相關領域從事科研、教學、管理及技術研發工作。可到科研院所、高等學校海洋科學相關學科繼續深造,或到科研機構、高校、中等學校從事研究和教學相關工作,也適合到企事業、技術和行政部門從事海洋高新技術、海洋資源開發利用、海洋聲學電子儀器研發、海洋活性物質研發、水產增養殖等領域從事相關的科研、教學及技術開發與管理工作。
六、海洋技術專業需要具備的素質和條件
各位同學報考時要充分考慮自身未來發展方向、學習能力、專業興趣,以興趣和個人發展為導向,經過深思熟慮后選擇適合自己的專業。
要學好海洋技術專業,一是要熱愛海洋,愿意認識海洋、探索海洋;二是要富有創新意識,要具備實踐能力,要吃苦耐勞,這樣才能學好海洋技術這門實踐科學;三是要具有較好的理科基礎,擅長數學、物理、生物或化學中的一門或幾門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