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海洋科學專業
海洋科學是研究海洋的自然現象、性質及其變化規律,以及與開發利用海洋有關的學科。它的研究對象是海洋,包括海水、溶解和懸浮于海水中的物質,生活于海洋中的生物,海底沉積和海底巖石圈,以及海面上的大氣邊界層和河口海岸帶。海洋科學專業是在物理學、化學、生物學、地理學背景下發展起來的,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基礎科學。
廈門大學海洋科學專業是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本專業下設海洋生物學、海洋化學、物理海洋學、地質海洋學4個專業方向,同時還有人文科學如法學、管理學等學科的滲透交叉。在2021年軟科中國大學“海洋科學類”專業排名中,我校海洋科學專業位列第一。
二、海洋科學專業研究的對象,本科階段主要學習課程
海洋科學專業的研究領域非常廣泛,主要內容包括對于海洋中的物理、化學、生物和地質過程的基礎研究,研究內容既面向宏觀的大尺度發展,如全球氣候變化、海-陸-氣相互作用、大洋環流;又面向微觀的小尺度發展,如基因、細胞、有機污染物、痕量金屬等。
本科階段海洋科學的基礎課程主要包括微積分、概率統計、物理、化學、生物學等,專業課程根據所選擇的專業方向,自由選擇修讀課程,包括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海洋環境化學、流體力學、海洋氣象學、潮汐學、動力海洋學、生物化學及實驗、遺傳學、海洋微生物學及實驗、藻類生物學及實驗、海岸環境演變、地層學、地史學、沉積學等。此外還有特色實踐類課程,如搭乘“嘉庚”號科考船的海絲學堂、海洋生物攝影技術等。
三、廈門大學海洋科學專業的培養優勢和特色
海洋科學專業致力于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和海洋情懷,理論基礎扎實、專業技能優良、創新意識活躍的高素質海洋人才,通過建設學科交叉融合的實驗課程體系、覆蓋不同海洋生境的海洋調查綜合實踐基地和立足海洋的科創、競賽體系,形成具有海洋特色的實踐教育系統。從了解海洋、走進海洋、探索海洋三個實踐層次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引領國內海洋科學實踐教育的發展。
在本科生培養方面,以“注重基礎、強化實踐、突出交叉、面向國際”為核心,培養具有高度社會責任感和良好科學文化素養,能夠較系統扎實地掌握海洋科學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的學生。以“提升基本素質,挖掘拔尖人才”為總體思路,夯實本科生知識結構、思維能力和人文素養,重點培育拔尖人才的創新能力、提升實踐水平、挖掘科創潛力。
廈門大學海洋學科歷史積淀深厚,被譽為我國海洋科教的“藍色搖籃”。擁有海洋科學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海洋環境科學國家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等國家級人才培養基地。開設國際化本科生拔尖班,2020年入選的教育部“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項目,培養海洋科學拔尖人才。與“中國-東盟海洋學院”開展國際化本科生人才聯合培養,資助優秀本科生開展境外交流研學活動。建設“5大項目+2大競賽+1個俱樂部”實踐教學平臺,形成具有國際化特色的海洋科學研究型教學和創新性人才培養體系。
四、海洋科學專業畢業生主要就業領域
我國在近幾年提出“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之后,國家對海洋科學類專業采取支持發展的政策,也大力發展海洋科學的教育。目前,海洋科學領域的專業人才需求存在持續增長,畢業生就業主要從事海洋科學基礎研究、海洋資源調查與開發利用、海洋環境保護、海洋高新技術及海洋事務管理等領域里從事相關的科研、教學和管理工作。
海洋科學專業偏向于科學研究,由于國家對海洋類高級人才的需求量巨大,本科畢業很難滿足實際需求,海洋科學本科專業的畢業生更多的選擇是考研進入國內外知名大學繼續深造。
五、海洋科學專業需要具備的素質和條件
海洋科學專業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基礎科學,要想學好本專業,首先,學生要熱愛海洋,愿意探索海洋,有較強的邏輯思維和創新能力,對未知的事物具有好奇心,對人類生存環境具有責任感;其次,海洋科學研究可能需要出海等實地考察,對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健康水平有一定要求,最后,目前海洋科學的研究活動多是幾個國家聯合開展,需要學生有較好的英語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