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聯系我們 英文版

    廈門大學普識敏思社會實踐隊開展海洋科普現狀調研

    時間:2016/10/08

    來源:

    瀏覽:

    廈門市具有良好的海洋教育資源、海洋文化背景和學術研究基礎,擁有海洋科普教育后援力量。在建設海洋強國進程中,廈門市的海洋科普教育工作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因此廈門大學普識敏思社會實踐隊(以下簡稱普識敏思實踐隊)以廈門市為樣本,在今年暑假開展了中小學和科普教育基地海洋科普教育現狀的調研。普識敏思社會實踐隊(Public Science in Museums and Schools, PSMS)由廈門大學10名本科生組成,隊員來自海洋生物、海洋物理、海洋化學等專業。

    為了探查廈門市中小學的海洋科普情況,2016年夏天,普識敏思實踐隊聯系了廈門市松柏小學、廈門市火炬學校以及全國海洋科普教育基地——廈門市樂海小學和廈門大學附屬科技中學的老師,向他們詢問所在中小學開展海洋科普的情況和學校開展海洋科普活動的可行性等問題。實踐隊在調查中發現,如今在校園中(尤其是中學)開展海洋科普具有一定的困難,學生緊張的課業安排是一個現實的問題,但是只要科普形式合適,增添海洋科普活動也不是不可行。比如:在中小學中開展有趣且貼近生活的科普講座、與各高校研究院合作組織春秋游或者暑期夏令營、開展海洋方面的小研究等等。

    與此同時,在中國海洋學會的協助下,普識敏思實踐隊還聯系了全國海洋科普教育基地——廈門市科技館海洋館的負責人洪在銀先生,并親身體驗了科技館中各個環節。實踐隊員親身體驗后發現,盡管海洋館面積不小,設施也不少,但是館內愿意駐足停留細細聽講解、看展品的人相比于其他場館要少。實踐隊分析認為:科技館里的其他場館氣氛熱鬧、具有娛樂性、體驗性十足的展品、教具,而海洋館靜態展示較多,相比之下就削弱了海洋館的內在趣味,有限的時間和精力促使人民選擇更具有娛樂和趣味性的場館,不愿意細細看圖片的注釋、聽講解員述說更多的科學內容。對此,受訪者洪先生表示,科技館不斷地改進場館內的教具,同時也希望能借助專業人士的力量來實現科技館的創新創意的教具開發。

    在采訪階段結束后,隊員們又走上廈門市海滄、翔安、思明、集美、同安、湖里區的街頭,進行針對廈門市中小學生海洋科普情況的問卷調查,深入地了解科普的主要受眾——中小學生對于海洋知識的興趣點、偏愛的科普形式、主要的科普途徑等等。本次調查共回收621份問卷,其中中學問卷305份,小學問卷316份。

    為了進一步地了解格式各樣的海洋科普形式的開展效果,探討海洋科普活動中存在的問題,普識敏思實踐隊還積極參與了包括微信線上科普海洋知識、海洋科普講座、實驗室參觀、紅樹林野外實踐、黃厝海濱文昌魚保護宣傳、廈大海洋博物館講解等活動。

    實踐隊工作的調研階段已經結束,調研資料也已經整理完畢。接下來,實踐隊將把調研資料與高校學院青協、COSEE  China及有合作意向的中小學等機構分享,給出具體的科普活動開展意見,希望進一步利用廈門大學的豐富資源為廈門市中小學的科普活動貢獻力量,也希望給廣大科普教育基地提供良好的背景資料。同時實踐隊也將參與更多科普活動,號召公眾了解科學知識,關注科普動態。

    【采訪松柏小學科技輔導員林宏宇】

     

    【普識敏思參觀科技館】

     

    【普識敏思隊員們在發問卷】

     

    【普識敏思隊員們積極參加海洋科普活動】

    (廈門大學普識敏思社會實踐隊供稿)

    上一篇: 探索海洋——2016年廈門大學海洋科學開放日公告 下一篇: 2016年廈門大學水生科學暑期生態營招生通知

    相關文章

    亚洲精品高清国产一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