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海洋——第五屆廈門大學海洋科學開放日
時間:2016年11月13日(星期日)10:00-17:00
地點:廈門大學翔安校區周隆泉樓
主辦單位:
中國海洋科學卓越教育伙伴計劃(COSEEChina)
廈門大學近海海洋環境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廈門大學濱海濕地生態系統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廈門大學海洋與地球學院
廈門大學環境與生態學院
1968年12月24日,美國宇航員從太空拍攝了地球的第一張彩色照片,在那里,地球是一顆藍色的球體,人們第一次從高空看見,地球大部分區域被海洋所覆蓋。

(照片來源:“地出(Earthrise)”- NASA阿波羅8號)
半個世紀過去,隨著對太空和海洋的深入探索,人類對宇宙的了解越來越多,隨之而來的卻是更加廣袤的未知。
那么海洋里到底還有多少奧秘?無論是在深不可測的大洋海底,還是近在眼前的臺灣海峽,哪怕是身邊的九龍江,我們究竟了解多少?
餐桌上的魚蝦蟹,肉眼看不見的微型生物,以及看不見也似乎摸不著的二氧化碳,人人都在討論的全球變暖,和我們到底有什么關系?
那些對自然刨根究底的科學家,他們的十八般武藝都是啥?他們每天都在忙碌些什么?
面對許許多多的問題,我們在此發出誠摯的邀請,歡迎您在11月13日,帶上家人和朋友,來到廈門大學翔安校區,參加海洋科學開放日,和我們一起探索海洋,與科學面對面,度過一個愉快的周末科普之旅。
活動內容早知道:
在深邃的海洋里,碳、氮如何交換和儲存?海底的沉積物是否有著漫長歷史的氣候記錄?大洋環流怎么回事?海洋內波是什么?科學家將為您打開實驗室,并一一解答。
浮標、潛標、水下機器人、衛星遙感等各種觀測海洋的工具,您都可以近距離觀察或試著操作,做個小魔術,再去了解即將于2017年起航出發的嘉庚號科學考察船。
在這里,您可以觀看珊瑚、水母、小丑魚、貝類、魚類標本;通過顯微鏡觀察海洋浮游植物、了解藻類的生長過程;科學家將幫助您區別海水和自來水的酸度、鹽度,識別水體富營養化與污染;你也可以親自觀察鮑魚和貝類的心跳、并拿起工具解剖螯蝦。
在這里,我們關注過度捕撈,我們為廈門人提供海鮮消費指南和食用建議,我們倡議人們關注廈門灣的白海豚、文昌魚和無人島;我們更倡導愛護海洋、保護生態環境。
*特邀科普講座:
我們邀請了幾位有故事的科學家和海洋保護者,將為您講述鏡頭中的海底世界、揭示潮間帶的秘密、介紹美麗的水母、重要的濕地生態和海洋資源利用。
*HIGH翻開放日:
除此之外,還有各種不同的展覽和互動等您來。您還可以觀看紀錄片和視頻,欣賞攝影作品,提筆繪畫,制作一件海洋主題T恤,玩轉屬于您自己的海洋周!
**參與對象:
? 面向市民、大中小學生開放,免費入場,無需提前登記。
? 組委會每20分鐘組織一次導覽(每次用時約30分鐘),有興趣的團體可在指定位置等候。導覽結束后,可自由參觀及參與不同主題的活動。
? 為了更好的體驗效果,幼兒觀眾建議以家庭為單位自行參觀。人數較多的班級團隊建議以10-15個孩子(每個孩子1名家長陪同)的方式分批次參加導覽。
? 部分解剖實驗僅限14歲以上學生或成人參加。
**交通提醒:
廈門大學班車:如您需要乘坐組委會組織的班車,請在廈門大學克立樓前候車(車前有“海洋科學開放日”標志),分別于9:30, 11:30, 13:30發車。每個時間段一部大巴,約容納50人,路程約45分鐘。如該車次容納不下,請至公交廈大車站乘坐751公交車或廈大西村站乘坐759(快線,逢整點發車)公交車前往。
公交路線:乘坐751、759(廈大思明校區-廈門島)、790(集美廈門北站)、761(翔安匯景廣場)、707(翔安馬巷),在“主校門東側站”下車
自駕目的地:廈門市翔安區翔安南路,廈門大學翔安校區周隆泉樓(從主校門東側入口進門左手邊第一棟)
**聯系方式
郵箱:haoyanghe.cosee.china@outlook.com
電話:0592-2880169, 13950003935
海洋科學開放日是廈門國際海洋周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過去的4年里,越來越多的公眾通過開放日的小小窗口,了解了大大的海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