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聯系我們 英文版

    跟著廈大學海洋丨廈大師生帶大小朋友追溯珊瑚礁“浴火而生”的前世今生

    時間:2021/07/16

    來源:

    瀏覽:


    70.8海洋體實驗室

    113E7

     

    20201219日,70.8 海洋媒體實驗室受邀無境深藍潛水員保護聯盟,開展了《珊瑚礁里的生命》廈門大學海洋科學專場活動。


    海報設計:黃玉霖

     

    廈門大學海洋與地球學院副教授林昕和六位海洋學子分別從不同方面切入,帶領現場觀眾多角度、全方位地探索神秘的水下珊瑚王國。

     

    活動現場精彩畫面


     

     

    聯合國環境署:“2030年保護30%海洋

     

    圖片來源:無境深藍

     

    2020年,聯合國環境署和 The Ocean Agency聯合推出了 “Glowing Glowing Gone”主題倡導,中文我們譯作熠熠生灰,代表著珊瑚在海水升溫后會出現極其耀眼的熒光色、之后會白化后死亡呈灰白色這一生命逝去的過程。

     

    圖片來源:無境深藍

     

    主題影像展將于2021年全球各重要會議中進行展出,從而激發國際社會采取行動,以實現“2030年保護30%海洋的目標。


    圖片來源:無境深藍

     

    無境深藍作為聯合國環境署熠熠生灰主題倡導的合作伙伴,在12月正式啟動熠熠生灰在中國區的項目。通過《珊瑚礁里的生命》的展覽和其他多元化的項目模塊,讓更多人了解全球5億人賴以生存的珊瑚礁生態系統里的海洋生物明星們和珊瑚礁面臨的問題。

     

    活動現場精彩畫面

     

     

    珊瑚礁的前世今生:浴火而生的水下王國

     

    林昕

    廈門大學海洋與地球學院副教授

     

    林昕老師把地球的漫長歷史放入24小時的時鐘里,講述了30億年前細胞生命的出現、氧氣的產生帶來的海洋生命大爆發,又借由達爾文的理論追溯珊瑚礁浴火而生的前世今生。

     

     

    在她的眼中,珊瑚礁是水下最迷人的熱帶雨林是海洋中擁有最豐富物種的生態系統,棲息著將近1/4的海洋魚類,她用鮮活的例子向觀眾們展示在這片雨林中,生物為了生存,細心孵育后代、擬態偽裝保護自身、追逐捕食等生命百態,珊瑚礁生態系統這個多彩世界的神秘版圖被緩緩展開。 


     

    珊瑚礁是自然的饋贈,保護并滋養著人類,擁有巨大的社會和經濟價值,但如今正面臨各種各樣的威脅,越來越多的物種被列為瀕危物種,亟待人們的保護。她強調,珊瑚礁僅僅是藍色海洋世界的冰山一角,還有更多神秘和有趣的生物尚未被發現,生物多樣性是持續發展的自然基礎和我們賴以生存的條件。

     

     

    林昕老師通過詩句寄語聽眾,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惜吾生之須臾,觀自然之無窮,人類只是大自然中的微小個體,觀賞自然的無窮之美,了解海洋,熱愛海洋,保護海洋。

     

     

    移步換景:珊瑚王國的360°全景圖

     

    珊瑚種類繁多,不同種類形成的珊瑚礁大不相同,而相同種類的珊瑚也會因為生長條件的差異而形態各異。珊瑚王國一寸一景,國民們也獨具個性,五位導游從各個角度深入,帶著觀眾們盡情游覽。

     

     

    號導游:林楚浛

    廈門大學海洋與地球學院 本科生

    52523

     

    關鍵詞:形形色色的珊瑚

     

    提起珊瑚,第一個關鍵詞一定是關于。作為著名的遠古建筑家,一代代珊瑚蟲用骨骼聚沙成塔,打造出了龐大的珊瑚王國。不同的珊瑚之間,建筑風格各具特色,林楚浛用大量的照片向我們展示了各式各樣的珊瑚——精雕細琢的鹿角珊瑚、體型巨大的濱珊瑚、精巧立體的葉形牡丹珊瑚等等,無不讓觀眾們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4EC8E

     

    資料來源:林楚浛

     

    蟲黃藻的顏色、珊瑚自身的熒光蛋白和普通色蛋白所發出的顏色像水彩一樣交融疊加,或輕描淡寫,或濃墨重彩,在海水朦朧的濾鏡下更別有一番韻味,珊瑚生來就是海洋中最天賦異稟的畫家。

     


    號導游:孫一心

    廈門大學海洋與地球學院 本科生


    54AE7

     

    關鍵詞:珊瑚礁里的小型居民

     

    46716

    資料來源:孫一心

     

    珊瑚礁生態系統蘊含著地球上四分之一的生物多樣性,數不勝數的小型居民在這里定居,孫一心從小丑魚和海葵這對熟悉的共生伙伴開始講起,逐一介紹了能夠將珊瑚轉換成沙的鸚鵡魚,外形各異的蝦虎魚,魚大十八變的圓翅燕魚等等。

     

     

    號導游:黃玉霖

    廈門大學海洋與地球學院 碩士生


    55822


    關鍵詞:奇奇怪怪的異類居民

     

    遼闊的海面下總是危機四伏,獨特的生存環境使得一些海洋生物具備獨特的看家本領,這些格外與眾不同的異類居民總是能夠吸引人們的注意——時刻帶著育兒袋的溫柔奶爸海馬,顏值奇高但危險系數也奇高的萌萌噠海兔,藏牙不露的海洋絕命毒師海蛇,隨身攜帶煙烏彈的鬼馬精靈烏賊等等。

     

    C2CA0

    資料來源:黃玉霖

     

    在黃玉霖的描述中,這些有趣的小生物就像人物一樣立體生動,用一個個小故事為我們揭開了這片水下熱帶雨林新奇又刺激的一面。

     

     

    號導游:孫雪瓊

    廈門大學海洋與地球學院 碩士生


    56CB0

     

    關鍵詞:珊瑚礁中的大家伙們

     

    講到海洋終極武士雀尾螳螂蝦時,現場更是驚嘆連連,它全速彈出掠足的時候,速度可達80千米/小時,可以釋放比子彈還強的力,這個力相當于它自身重量的2600倍。孫雪瓊如是說。 

     

    5AFE1

    資料來源:孫雪瓊

     

    許多大型的生物也在這里找到了容身之所,溫順者有之,兇猛者有之,如魚類中的瑪麗蓮夢露甜唇魚、珊瑚礁食物鏈的頂端狩獵者礁鯊、身懷絕技的魔鬼魚、海洋探險家綠海龜等等。

     

     

    號導游:林思彤

    廈門大學海洋與地球學院 博士生


    50028

     

    關鍵詞:海洋危機

     

    美麗的事物總是易逝,絢爛多彩的珊瑚也正面臨前所未有的災難。當珊瑚遇到環境脅迫時,由于珊瑚驅逐共生的蟲黃藻,失去藻類的特征色素,則產生珊瑚白化。如果環境不能恢復,那么珊瑚可能會死于饑餓或感染。即使珊瑚能逃過一劫,也要耗費很多年才能完全復原。


    42574

    資料來源:林思彤

     

    林思彤從大堡礁的大規模白化講起,通過一系列數字的列舉帶領觀眾們正面審視這場危機,拉響警鐘,又以簡單易懂的語言向觀眾們說明了造成珊瑚白化的原因。我們必須有用力所能及的小事為珊瑚礁保護和海洋保護事業添磚加瓦的自覺,這是我們的責任。林思彤堅決地說。

     

    79086

     

     

     

    捧在掌心的珊瑚世界

     

    人的奇思妙想總是能帶來驚喜,生態缸的方寸之間,包含著人們千百年來窺得的自然奧秘。 

    廈門大學航天航空學院本科生梁栩瑞在現場用水草、綠菊、水草泥、天然砂石、魚、水等,打造出了一個包羅萬象的小小水下世界:一個捧在掌心的生態缸里,有著數不清的生命、一條完整的食物鏈、一個運行良好的生態系統。

     

    2A68F

    活動現場梁栩瑞的精彩互動

     

    植物通過光合作用產生氧氣,水草泥可以提供養分,魚作為消費者會產生二氧化碳和排泄物,泥和砂石帶有的硝化細菌可以將排泄物分解再利用。栩瑞同學的細致講解讓觀眾們對生態缸的制作有了詳細且具體的認識,現場的小朋友興奮地拉著他說,回家之后我也要制作屬于自己的生態缸!

     

    538D4

     

    他看著孩子們的眼睛,很認真地告訴他們,大自然是很神奇的,有自己的一套運行規則,我們對自然要心懷敬畏,利用科學的知識認識自然,保護自然。

     

    7A8A9

     

    《珊瑚礁里的生命》并不僅是關于珊瑚的簡單科學知識普及,70.8海洋媒體實驗室和無境深藍潛水員保護聯盟借由這次活動將開啟珊瑚王國的鑰匙遞到了人們手中,希望人們能夠跨過這扇門,認識珊瑚,關注海洋,將海洋科學與文化的火種傳得更遠,更希望人們能夠意識到,每個人都可以是海洋科學的踐行者,每個人都應該是海洋環境的守護者。

     

     

     

     

    撰文:陳致好

    攝影:鄭泳劼 、張汾(無境深藍)

    策劃:王沙沙(無境深藍)、甘少敏(70.8)

    總編:70.8海洋媒體實驗室

     

    -END-

     

     

    (本公眾號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上一篇: 跟著廈大學海洋丨甜辣醬組合“魔法箱”、爬樹課、還有出海科考! 下一篇: 跟著廈大學海洋丨廈大海洋德國教授Stephan給中學生們講述“海洋小巨人”故事

    相關文章

    亚洲精品高清国产一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