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聯系我們 英文版

    國際青年行動招募 | 當“藍色城市”遇見聯合國SDGs,這里有個國際項目等你IN!

    時間:2022/03/14

    來源:

    瀏覽:

    70.8海洋媒體實驗室


    圖片


    圖片
    拍攝:楊位迪
    設計:陳蕾


    2021,

    是聯合國“海洋科學促進可持續發展十年”(2021-2030)計劃,“海洋十年”實施的第一年;

    是中國謀劃“十四五”的重要開局之年;

    是中國響應“碳達峰、碳中和”等重要目標和海洋可持續發展要求的重要時刻;


    11月,

    一年一度的廈門大學海洋科學開放日、70.8海洋月也將在線上與您相約!


    當當!


    活動第一波——


    由廈門大學70.8海洋媒體實驗室與SDGs行動者丨中國伙伴圈聯合主辦的《可持續的“藍色城市”》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共創工作坊,將于2021年11月21日以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進行,現在,正式啟動共創成員與志愿者招募渠道!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SDGs:關系到全人類的17個目標

    undefined


    SDGs是可持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的縮寫,是聯合國制定的17個全球發展目標,致力于通過協同行動消除貧困,保護地球并確保人類享有和平與繁榮。


    SDGs于2015年被提出,于2016年開始在全球范圍內導入,將一直持續到2030年,旨在以綜合方式徹底解決社會、經濟和環境三個維度的發展問題,轉向可持續發展道路。此過程也稱為“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在地化”。


    廈門作為我國改革開放的第一批經濟特區、國家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在“十四五”規劃中明確提出“建設海洋強市”,與“打造生態文明典范城市、建設民生幸福之城”。


    在這特殊的歷史節點上,在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指引下探討海洋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可謂正逢其時。


    undefined


    SDGs行動者們的中國伙伴圈

    正逢一年一度的廈門國際海洋周,70.8海洋媒體實驗室,將與SDGs行動者一起,在中國“雙碳目標”的時代背景下,探討與分享氣候行動、海洋保護和城市可持續發展相關領域的行動案例。


    同時,來自全國各地的高校學生和國際留學生代表將集結成為共創者,以應對氣候變化和實現“雙碳目標”為導向,圍繞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中的目標11“可持續城市和社區”進行項目共創。


    在SDGs的中國行動中,有這樣一群人。


    他們以“SDGs行動者”自稱,以城市為基點,以“ACT NOW”為行動準則,通過共創工作坊等形式匯聚城市共創者,注重鏈接個體的力量,圍繞SDGs17個目標針對性地提出具體問題與一年期行動方案,并持續吸納更多人才參與共創、實現項目落地。

    圖片

    在去年的SDGs共創項目中,以“海洋保護“為主題,12位共創成員從不同維度提出了對海洋環境保護(海洋垃圾、海洋生物多樣性)、海洋環境教育、可持續漁業與生態養殖、環保活動發起與公眾倡導等領域的見解

    圖片

    兵分三路的共創者們,在教育、生活、公眾傳播方向上提出“線上線下海洋環保教育”、“種草好玩兒的可持續的生活方式”、“海洋保護意識與行動的公眾倡導”三大主題項目,并提出了在2021年落地的即刻行動方案。


    undefined

    2020

    圖片




    JOIN US

    我們呼吁全國青年加入


    聯合國SDGs行動者


    JOIN US

    2021SDGs行動者共創工坊,將以應對氣候變化和實現“雙碳目標”為背景,圍繞SDG11“可持續城市與社區”為主題,進行一系列行動方案的設計與策劃。


    那么,SDGs共創工坊有哪些值得期待的呢?


    亮點一 · 各領域專業人士為你講述一切可能的可持續


    在應對氣候變化中國“雙碳目標”的時代背景下,來自科研、教育、科技與環保領域的演講嘉賓將分享個人和所在機構近年來在氣候行動、海洋保護和城市可持續發展相關領域的行動案例,以及對“可持續城市”的未來發展洞見,為更多個人和機構開展相關領域的可持續發展項目提供經驗分享與借鑒,并推動更廣泛的公眾參與和實踐。



    接下來

    嘉賓陣容,先睹為快!


    #01


    《藍碳與城市可持續發展》


    陳鷺真


    廈門大學教授 、博士生導師

    中國生態學會紅樹林生態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

    福建省生態學會秘書長

    廈門市氣候變化專家


    undefined



    廈門大學環境與生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陳鷺真教授將分享近年來廈門在海洋科研、海洋保護領域的主要成果與未來發展規劃


    尤其在藍色碳匯領域,陳鷺真教授團隊開創了目前國內首個藍碳碳匯交易方法學——《紅樹林碳匯造林項目方法學》,協助完成福建省首宗紅樹林碳匯交易。


    同時,陳鷺真教授也將向大家介紹氣候變化對海洋和海岸帶濕地的影響,并以廈門為案例,為中國海洋城市應對氣候變化、構建可持續“藍色城市”提出行動建議


    #02


    《面向未來的教育與可持續城市》


    林蔚芳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教育與傳播專家委員會委員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環境教育注冊講師

    「知了世界」教育聯合創始人


    undefined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GPML (Global Partnership on Marine Litter) 成員「知了世界」教育機構2017年成立于廈門,作為廈門第一家社會企業,持續在自然與環境教育、SDGs實踐和社區營造領域悉心耕耘,并于2020年第15屆廈門國際海洋周期間發起成立「SDGs行動者丨中國伙伴圈」,在可持續發展變革的時代浪潮中積極行動。


    「知了世界」教育聯合創始人林蔚芳將與大家分享面向未來的可持續發展教育與世界公民教育,并基于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11“可持續城市和社區”對未來城市和人類住區“包容性、安全性、韌性與可持續性”四個維度的定義,探討教育與城市可持續發展之間的關系,以及二者如何互為彼此提供解決方案,例如兒童友好型城市的建設。


    #03


    《碳中和智慧園區助力可持續城市》


    劉昊


    風科技天潤新能電力市場部 創新業務主任


    圖片


    金風科技天潤新能電力市場部創新業務主任劉昊博士將向大家介紹中國首個可再生能源“碳中和”智慧園區案例——金風科技亦莊智慧園區


    該園區集可再生能源、智能微網、智慧水務、綠色農業和運動健康等功能于一體的可感知、可思考、可執行的綠色園區生態系統,為企業履行“碳”責任、探索可持續發展的“碳中和”之路提供了路徑參考。


    同時,大家也將了解到目前我國在碳中和智慧園區發展上遇到的挑戰,以及以智慧能源為先導的解決方案如何應用到更多的城市產業園區,助力城市可持續發展


    #04


    《循環經濟與可持續城市》


    曾鳴


    TOMRA陶朗集團-陶朗分選技術公司 循環經濟部門


    undefined


    成立于20世紀70年代的挪威上市公司TOMRA陶朗集團致力于開發領先的傳感分選和回收技術,提升資源生產力,以改變人類獲取、使用資源的方式,推動循環經濟的發展。公司愿景是將現有的“生產、使用、丟棄”的線性經濟模式,轉變為“循環經濟模式”,既可以滿足日常生活生產對于塑料的需求,又能保證人類與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其于2010年進入中國、在廈門成立分選技術公司。


    陶朗分選技術公司循環經濟項目部門曾鳴將與大家探討循環經濟與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關系,同時分享循環經濟的全球發展現狀和陶朗的成功實踐及其在中國的發展計劃,以及像廈門這樣的海洋城市在發展循環經濟領域的優勢,并為吸引和有助于更多像陶朗這樣的企業在廈門更好地發展提出積極的政策建議。



    亮點二 · 青年行動丨可持續發展,你們是未來可期的后備役!


    SDGs共創工坊的核心是青年行動者,讓心懷鴻鵠之志的你,充分體會“王者帶飛”的快樂!


    來自全國各地的高校學生和國際留學生代表將集結成為共創者,以應對氣候變化和實現“雙碳目標”為導向,圍繞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中的目標11“可持續城市和社區”進行項目共創,過程中將由專業導師帶領進行線上學習和小組選題、項目設計探討。


    2021年11月21日將進行第一輪小組項目現場提報,同步線上直播。項目在未來一年內將有機會獲得落地支助,成為中國SDGs Action實踐案例、申請獲得聯合國官方認證。


    現在,正式開啟共創成員與志愿者招募渠道,誠摯邀請志同道合的伙伴并肩同行!


    全國共創者與志愿者招募

    JOIN US

    共創者

    招募對象


    全國高校在讀或間隔年本科生、碩士/博士研究生,以及國際留學生;專業不限。


    共創流程


    1. 參加2021年11月17-18日期間的SDGs相關線上課程;根據個人興趣和選題方向,每3人自由組隊,在11月20日24:00前完成項目選題并提交第一階段方案;


    2. 廈門大學的學生項目小組將有機會在11月21日共創工作坊現場參加線下課程,并進行小組第一階段的項目提案匯報;廈門大學以外的學生將根據全國防疫情況,在2021年12月31日之前有機會受邀來到廈門或進行線上提案;


    你將收獲


    1. 成功組隊完成小組第一階段項目設計提案、并通過初審者可獲得“SDGs行動者丨中國伙伴圈”共創者徽章及項目共創者證書


    2. 通過第一階段項目設計提案初審的項目將有機會在2022年6月30日之前參加第二階段線上課程,完成項目設計,并獲得項目落地支助,申請獲得聯合國官方認證


    3. 參與國際性議題的項目設計與策劃經歷;


    4. 結識來自全國各地的優秀伙伴,并能與來自來自科研、教育、科技與環保等領域的專家學者、行業領袖面對面交流


    5. 在課余時間,將所學知識更深刻地利用于社會福祉與發展之中,為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


    志愿者

    招募對象


    廈門本地高校在讀或間隔年本科生、碩士研究生;專業不限。


    志愿服務與收獲


    1. 獲得“SDGs行動者丨中國伙伴圈”志愿者徽章及項目志愿者證書;


    2. 鍛煉文字撰寫能力、視頻策劃能力,體驗新聞報道的流程


    3. 2021年11月21日項目現場活動協助


    4. 參與國際性議題的報道策劃與內容撰寫

    報名方式

    點擊文末“閱讀原文”填寫并提交“共創者”或“志愿者”申請表

    報名時間

    即日起自2021年11月16日 18:00止。




    ——活動最終解釋權歸主辦方所有——


    撰文:米花 李依睿

    排版:何詩凡

    責編:甘少敏

    總編:70.8海洋媒體實驗室


     


    上一篇: 群賢畢至 | 2021永續海洋論壇暨福建海洋可持續發展研究院學術委員會擴大會議即將啟幕 下一篇: 70.8珊瑚館丨珊瑚的挽歌

    相關文章

    亚洲精品高清国产一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