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3/15
來源:
瀏覽:次
70.8海洋媒體實驗室
2020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上宣布:“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
這是中國首次在國際社會上提出碳中和目標,是中國對國際社會的承諾,也是對國內的動員令。
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上發言
海洋在碳循環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儲存了地球上93%的二氧化碳,海岸帶植物每年的固碳量也與陸地植物大體相當。我國作為同時擁有紅樹林、鹽沼和海草床三大海岸帶藍碳生態系統的國家,有得天獨厚的海岸帶資源優勢,海岸帶也將在實現碳中和目標的過程中占據重要地位。
但隨著人類對海岸帶的開發與利用,生境破壞、污染加劇等一系列問題給海岸帶可持續發展帶來了挑戰。以可持續發展理念為指引,統籌海岸帶開發、利用、保護與修復等活動是實現碳中和目標的題中之義。
在此背景下,2021年11月17日,“2021永續海洋論壇暨福建海洋可持續發展研究院學術委員會擴大會議”將在廈門賓館揭開帷幕。
本次會議邀請到了國內外相關研究領域的專家、學者,將共同探討實現碳中和戰略目標的海洋與海岸帶方案,為實現海岸帶可持續發展提供支持,并就海洋智庫建設的經驗進行交流和探討。
本次會議邀請到了以下專家進行精彩報告:
議題一 碳中和與海岸帶
可持續發展
主持人:呂永龍
廈門大學講席教授
福建海洋可持續發展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
發言嘉賓及發言題目
01
碳中和與海洋碳匯
戴民漢
//中科院院士
//福建海洋可持續發展研究院首席科學家
02
碳中和背景下的中國經濟高質量增長
林伯強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特聘教授
03
低碳轉型的數字化應用前景
與騰訊的碳中和戰略
翟永平
//騰訊戰略發展部代表碳中和高級顧問
04
新發展階段實現“雙碳”戰略目標
絕不是就碳論碳
郭焦鋒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所長助理
05
建立前瞻性的海洋碳匯交易標準
梁希
//倫敦大學學院教授
//中國環境科學學會氣候投融資專委會常委
//碳捕集利用與封存專委會副主任
06
可持續發展路徑的系統分析
呂永龍
//廈門大學講席教授
//福建海洋可持續發展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
議題二 海洋智庫建設經驗交流
主持人:潘新春
中國海洋發展基金會秘書長
福建海洋可持續發展研究院建設進展
薛雄志
//福建海洋可持續發展研究院院長
上海交通大學海洋智庫聯盟經驗介紹
蘇紀蘭
//自然資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名譽所長/研究員
曹玲
//上海交通大學海洋學院教授
自然資源部海洋發展戰略研究所
經驗介紹
張海文
//自然資源部海洋發展戰略研究所所長
中國海洋發展基金會智庫
功能發揮經驗介紹
潘新春
//中國海洋發展基金會秘書長
海南熱帶海洋學院國際合作經驗交流
—中國東盟海上合作基金項目
鄧穎穎
//海南熱帶海洋學院國際交流與合作處處長、國際教育學院院長
論壇將聚焦碳中和背景下的海岸帶可持續發展,探討“雙碳”目標下社會經濟發展、生態可持續發展、數字化轉型等方面的機遇與挑戰,探索海洋智庫在全球海洋管理中發揮的重要作用。
論壇即將啟動,讓我們拭目以待!
關于福建海洋智庫
2020年2月,由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局、廈門市海洋發展局和廈門大學三方共建的海洋智庫正式落地廈大,命名為“福建海洋可持續發展研究院”。
福建海洋可持續發展研究院(簡稱:福建海洋智庫)依托廈門大學地球科學與技術學部,是整合海洋、生態等一流學科,以海洋智庫為主要特色的省級多學科交叉科技平臺,已成為福建海洋創新實驗室(海西實驗室)先行先試的重要組成部分。
編輯:陳銘
排版:張凱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