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聯系我們 英文版

    志存高遠 腳踏實地——廈大海洋學子熱議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國農業大學科技小院同學們的回信

    時間:2023/05/05

    來源:COE

    瀏覽:

    近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給中國農業大學科技小院的同學們回信,提出殷切期望,并在五四青年節到來之際,向全國廣大青年致以節日的祝賀。為深入學習回信精神,5月4日下午,我院在希平樓C2-207會議室組織專題學習座談會,并邀請曾任福建省寧德市大黃魚科技小院院長的2019級海洋生物技術專業博士生王家迎同學做主題分享。學院團委書記陳啟妍、團委副書記張露月、輔導員張莉莉和王冠菲,來自生化遺傳研究生黨支部、底棲生物研究生黨支部、本科生黨支部的黨員代表、以及青年學生和少數民族學生代表參加座談。座談會由團委副書記張露月主持。

    會上,張露月首先為大家領讀了回信原文。陳啟妍指出,在五四青年節之際,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飽含著對廣大青年的深切關愛和殷殷囑托,希望同學們通過本次對回信精神的學習,將所學專業知識投入到我國的生產建設中去,為促進我國的發展做出當代青年的貢獻。

    寧德大黃魚科技小院坐落于福建省寧德市蕉城區三都鎮秋竹村,由福建省科協、福建農林大學、福建省農業科學院等共建單位依托寧德市富發水產有限公司而創建,于2020年入選“福建省科協科技小院” “中國農技協科技小院”。大黃魚曾是我國四大主捕對象之首,也是現如今我國養殖產量最高的海水魚類,然而目前大黃魚養殖產業面臨著病害等多種問題。2021年以來,廈門大學海洋學子紛紛加入福建寧德大黃魚科技小院,并承擔了大量的大黃魚遺傳育種工作,開展了關于抗刺激隱核蟲、抗內臟白點等新品系培育等實驗課題16個,建立1個大黃魚刺激隱核蟲病和內臟白點病病害防控示范區,參與大黃魚增殖放流和寧德市富發水產有限公司關于大黃魚種質創新實驗建設等一系列實驗工作,協助外來試驗人員開展試驗研究179人次。目前,小院發表了SCI論文3篇,申請專利6項,完成編寫科技活動日志100篇以上,印發大黃魚科普材料并設置2個關于病害防控相關知識科普宣傳欄,吸引媒體關注并發6篇報道,有效助推大黃魚產業創新發展。

    王家迎向與會師生介紹了我院師生圍繞大黃魚產業及寧德大黃魚科技小院開展的工作,并結合深入水產一線的實踐經歷分享對習近平總書記回信精神的理解和感悟。他感嘆“很幸運能將所學所用服務于養殖前線”,表示作為一名育種工作者,應該具備熱愛鄉土的家國情懷和 “自找苦吃”的艱苦奮斗精神,要志存高遠以強農興農為己任,在書本和基層一線中不斷提高個人專業本領,深入基層,了解產業和民生需求,充分發揮腳踏實地、實事求是的科研精神,為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服務鄉村振興,服務農業強國建設,為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青春力量。

    隨后,同學們紛紛結合自身經歷,圍繞回信精神展開熱烈討論,分享學習體會和心得感悟。

    底棲生物研究生黨支部2020級博士生張健鵬說:“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讓我倍感驕傲和自豪。我也是剛從實驗基地趕回學校參加這次學習。作為一名博三學生,長期深入養殖一線,始終和漁民們站在一起,將自己的所學所感融入平時的實驗中,也向漁民們學習他們身上克服萬難,奮斗拼搏的精神,我深感自己身負使命,重任在肩。身為當代青年,我們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諄諄教誨,聽黨話、跟黨走,將個人理想與時代主題、復興偉業相結合,努力成為知農愛農新型人才,為“三農”發展和鄉村振興做出更大貢獻。”

    底棲生物研究生黨支部2020級博士生張墨表示:讀了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更加堅定了做一名科研工作者的信心和決心。我們不僅要學習專業知識,掌握過硬的專業本領,還要將理論知識的學習與實踐融會貫通,將所學運用到解決農業農村發展的實際問題上,為農業強國、海洋強國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生化遺傳研究生黨支部2020級博士生鄧雅程說:“從習近平總書記的信中感悟最深的是要‘實事求是’。海洋科學的研究就是要下層一線,深入基層,以實事求是的方法和態度將科學問題和產業問題相結合。這不僅能提高我們對科研、學業的認知,更有助于解決行業的實際需求問題。課題組做的大黃魚育種相關工作正是契合了這一主題,希望能將我們所學應用于大黃魚產業,為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綿薄之力。”

    生化遺傳研究生黨支部2021級碩士生黃培鴻表示: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振奮人心,飽含對中國青年的關懷和期望,青年人就是要有“自找苦吃”的這種精神,要善于鉆研,勇于奮斗。作為新時代的海洋學子,要立足于專業,夯實基礎知識,扎根水產一線,以實際行動解決問題,將理論學習與實踐結合起來,服務于“三農”,助力鄉村振興;更要勇擔使命,更加充滿信心地向前走,向海圖強,將論文寫在祖國的江河湖海上。

    生化遺傳研究生黨支部2022級碩士生劉威結合切身經歷談道,端牢中國人自己的飯碗,要在有限的土地上種出更多的糧食,有限的江河湖海上產出更多地水產品,種業創新無疑是一條有效的途徑。作為一名海洋學子,我們要深入養殖一線,了解產業需求,把產業需求作為我們實驗導向,做到既要抬頭望天,也要腳踏實地,切實打好種業翻身仗!

    2019級海洋生物技術專業本科生陳思婧說道:今天的學習讓即將開啟研究生生活的我深受鼓舞。育種工作雖然充滿艱辛,但令人欣慰是我們的工作可以為農業的發展注入科技力量,保障藍色食品的高質量生產,這些看得見的成果讓我對自己的專業和即將從事的學習工作充滿了自豪感。我們青年人就應該將自己的理想信念與國家和民族的發展聯系在一起,與人民的切實需求聯系在一起,在自己的專業領域奉獻青春力量。

    同為2019級海洋生物技術專業的本科生賴庭羿表示:科技是強國之匙,作為海洋學子,我們應該緊密結合國家海洋發展戰略,不斷努力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保持對最新科技的敏銳度,以便將來在職業生涯中充分挖掘個人潛力,服務于國家海洋事業的繁榮昌盛,以個人的實際行動為祖國的藍色夢想貢獻自己的力量。

    最后,團委副書記張露月老師總結指出,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充分體現了總書記一如既往對青年的關心與期待,對青年寄予的厚望,作為一流學科的廈大海洋青年學子,更要充滿信心和動力。她勉勵大家要以習近平總書記回信精神為指引,牢記總書記的囑托,接續奮斗,扎根基層一線,用實際行動展現青春擔當,厚植愛農情懷,練就興農本領,助力“藍色糧倉”建設,為加快推進鄉村振興、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偉大事業貢獻青春力量!


    文:黃培鴻 陳心童

    圖:黃昕辰

    編輯:張露月

    審核:唐騰鳳

    上一篇: 海洋與地球學院黨委:服務海洋強國戰略,開啟高質量發展新航程 下一篇: 喜報:我院獲評“福建青年五四獎章集體”“廈門市五四紅旗團委”等多項榮譽

    相關文章

    亚洲精品高清国产一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