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8日至12日,以“世界之鮑,和而不同”為主題的第十屆國際鮑魚研討會在福建省廈門市召開,同期舉辦第八屆全國鮑魚產業發展研討會。此次大會由國際鮑魚協會主辦,廈門大學、國家貝類產業技術體系及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鮑魚分會共同承辦,來自20多個國家的360多名代表參會,涵蓋了全球主要的鮑魚相關企業以及科研學術機構,演講話題貫穿整條鮑魚產業鏈,重新探討和思考世界鮑魚產業的發展。

國際鮑魚研討會是全球鮑魚行業公認的官方論壇,自1989年于墨西哥召開第一屆會議以來,已于世界各地連續舉辦九屆,此論壇旨在推動鮑魚科研發展,促進行業內信息交流,搭建鮑魚行業科研與企業之間溝通的橋梁。
近年來,中國鮑魚產業蓬勃發展,年產量近14萬噸,年產值超百億元,養殖產量占全球90%以上,福建產量占全國80%以上。經過向國際鮑魚協會的努力申請,中國廈門爭取到第十屆國際鮑魚研討會的承辦權。
5月9日上午,研討會開幕式在廈門國際會議中心酒店隆重召開。甫一開幕,燈光漸暗,一段六分鐘的沙畫視頻開始在大屏幕上播放,演示了中國鮑魚產業的發展歷程——中國鮑魚故事從西漢傳承到現代,歷經兩千多年歷史更迭。

隨后,廈門大學柯才煥教授主持開幕式,中國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王雪光處長、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廳總工程師葉建平、廈門市海洋與漁業局的總工程師林懷遠分別上臺致辭,他們強調了被譽為“海八珍之首”的鮑魚在現代漁業、經濟社會中的重要地位,中國的鮑魚產業成為超百億元的重要海水養殖產業,得益于學術科研的智慧碰撞。


最后,國際鮑魚協會主席Ricardo Searcy-Bernal向來自世界各地的參會人員發表致辭,他說,這是第二次在中國舉辦國際鮑魚研討會,而中國無疑是當今世界鮑魚養殖生產的領頭羊。本次研討會是一個國際鮑魚研究、鮑魚漁業與生產的領先者們交流信息的論壇,這必定將增強國際間的合作。這也是一個深入了解中國文化和目睹這個偉大國家不俗的經濟和科學發展的機會。

開幕儀式在熱鬧的氣氛中告一段落,第十屆國際鮑魚研討會的大會報告正式開始。首先,來自南非、美國、歐洲、韓國、新西蘭、澳大利亞、墨西哥、智利的八位國際代表分別介紹了各國鮑魚產量概況,為到會代表帶來了“各國鮑魚產業動態更新”。在之后的兩天時間里,來自世界各地的學者們發表了精彩的學術報告,包括六場大會報告及數百場分會報告,內容涵蓋全球鮑魚產業最新動態、鮑的漁業資源管理、鮑的生物學、鮑的基因組學與育種研究、鮑的疾病防控與健康養殖及鮑的加工與國際貿易等。在國際鮑魚研討會的大背景下,第八屆全國鮑魚產業發展研討會也在10日下午順利舉辦,圍繞鮑魚品種資源、產業鏈、國內外市場、產業創新等當下熱門主題探討新形勢下的中國鮑魚產業。中國的鮑魚養殖業從零開始,在短短數十年內一躍成為占世界鮑魚產量90%以上的鮑魚大國,機遇與挑戰并存。
在這個全球化的時代,我們需要看見更多的色彩,也必將向世界發出更為響亮的聲音,這就是此次國際鮑魚研討會主題“世界之鮑,和而不同”的意旨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