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廈門大學牽頭承擔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藍色糧倉科技創新”重點專項“重要養殖貝類種質創制與規模化制種”項目啟動會在廈門順利召開。中國農村技術開發中心處長盧兵友、專項主管王振忠、項目專員魯淼,“藍色糧倉科技創新”重點專項咨詢專家中國海洋大學包振民院士、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劉英杰研究員、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楊紅生研究員、寧波大學王春琳教授、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王義明高級會計師,項目咨詢專家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張國范研究員、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王清印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喻子牛研究員、廈門大學徐鵬教授,廈門大學科技處副處長吳喜平,項目牽頭單位和課題承擔單位負責人及項目骨干等90余人參加會議。我院院長王克堅和書記陳東軍出席會議。會議由王振忠、魯淼、劉英杰主持,盧兵友、吳喜平分別講話與致辭。
廈門大學科技處吳喜平副處長對中國農村技術開發中心領導、專項及項目專家組和各項目參與單位人員表示歡迎和感謝,并表示我校將全力支持項目的實施,提供必要的保障條件。
中國農村技術開發中心盧兵友處長指出,項目承擔單位和各課題要強化責任意識,規范管理,各課題間要聯合攻關,多出亮點成果。切實解決貝類育種產業急需的抗逆和品質性狀選育少、良種規模化制種技術滯后等問題。中心相關主管分別對“藍色糧倉科技創新”重點專項的項目管理與財務要求進行了介紹和講解。
會上成立了項目咨詢專家組,并舉行了敦聘儀式。

項目首席科學家柯才煥教授介紹了項目總體目標、考核指標、研究內容、任務分工、技術路線、進度安排、經費預算、預期成果以及項目管理和保障措施等內容。6個課題負責人分別對各課題具體實施方案及研究目標分解分工進行了匯報。與會領導及專家對項目研究目標與內容及其研究方案的可行性總體上表示肯定,同時就各研究任務擬解決的關鍵科學和技術問題等方面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
“重要養殖貝類種質創制與規模化制種”項目由廈門大學牽頭,聯合中國海洋大學、廣西大學、大連海洋大學、浙江萬里學院和上海海洋大學等25家優勢科研院所和企業共同承擔。項目對接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圍繞我國重要海、淡水貝類養殖產業對良種的需求,研發和建立重要養殖貝類抗逆、品質和生長性狀無損高效測評技術,提高性狀測評效率和準確性;以基因組為基礎開發出貝類基因組選擇育種等高通量分子育種技術并應用于育種實踐,培育出系列抗逆、優質貝類新品種;研發出配套良種規模化制種技術,建立育、繁、推一體化技術體系,有效提高我國重要養殖貝類良種覆蓋率,推進產業實現提質增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