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聯系我們 英文版

    我院柯才煥教授團隊研發的“綠盤鮑”新品種入選2020中國農業農村重大科技新成果十大新產品

    時間:2020/11/23

    來源:COE

    瀏覽:

    11月20日,2020中國農業農村科技發展高峰論壇暨中國現代農業發展論壇于江蘇南京開幕,在農業農村部張桃林副部長和多位農業科技領域院士的見證下,中國農學會發布了2020中國農業農村重大新技術、新產品和新裝備,我院柯才煥教授團隊培育的國審水產新品種——“綠盤鮑”入選2020中國農業農村重大科技新成果十大新產品,且為本年度唯一入選的水產類新產品。

    在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的指導下,中國農學會開展了2020年中國農業農村重大科技成果遴選工作,旨在反映我國農業農村科技應用領域最新進展,滿足農業農村發展重大科技需求。本次評選采取“推薦+遴選”制,對推薦的候選成果進行嚴格的形式審查,經專家初選、復選、終選等多輪遴選評審,產生2020中國農業農村重大新成果29項,其中新產品10項。

    中國是世界第一養鮑大國,養殖產量18.03萬噸,占全球產量的90%,其中福建又是中國鮑魚的主養區,產量占全國的80%以上,目前鮑魚已成為福建省產值第一的水產養殖種類,年產值約200多億元。針對鮑魚夏季高死亡率、國內缺乏大規格鮑魚等產業“卡脖子”問題,項目組創新育種思路,建立鮑遠緣雜交育種技術體系,經過11年的科研攻關,培育出生長快、耐高溫和大規格的國審水產新品種——綠盤鮑,并實現產業化應用。近三年,項目組已在我國鮑主養區福建以及山東榮成、遼寧大連等地進行示范與推廣養殖,結果表明,“綠盤鮑”生長速度較現有養殖種皺紋盤鮑提高50%以上,耐高溫性能提高2℃,度夏成活率提高20%以上,產量提高2倍,產值提高3倍,增產增收效果十分顯著。新品種的推廣有效緩解制約我國鮑產業發展的夏季高死亡率問題,同時催生出一條全新的大規格精品鮑產業鏈,解決了鮑產品單一和量增價低問題,實現產品結構優化,有力推動了我國鮑魚產業提質增效和轉型升級。

    圖1. 重達0.615kg的“綠盤鮑”

    圖2. 用“綠盤鮑”制成的溏心鮑產品


    上一篇: 我院博士后宋希坤揭示深海塑料生物群落并被Nature雜志遴選為研究亮點 下一篇: 張潤副教授等人發表海洋溶解有機氮同位素研究成果

    相關文章

    亚洲精品高清国产一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