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聯系我們 英文版

    張瑤團隊研究成果入選“2020年度中國十大海洋科技進展”、“2020年度中國海洋與湖沼十大科技進展”

    時間:2021/03/01

    來源:COE

    瀏覽:

    近日,中國海洋學會聯合中國太平洋學會、中國海洋湖沼學會、中國造船工程學會、中國航海學會、中國指揮與控制學會評選出“2020年度中國十大海洋科技進展”;中國海洋湖沼學會組織分支機構及相關單位推薦評選出“2020年度中國海洋與湖沼十大科技進展”。我院張瑤教授團隊的研究成果“深海微生物驅動的碳氮循環耦合機制及通量研究”榮登以上雙份榜單。

    張瑤教授團隊于2020年分別在期刊PNAS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上發表研究成果。深海是有機碳再礦化和長期儲碳的主要場所,迄今對深海系統物質與能量循環過程的機理和通量知之甚少。核心難題是海洋真光層沉降的有機碳不能夠滿足深海微生物的碳和能量需求。這意味著有更多樣的能量來源和代謝模式還未識別到。該研究從深海微生物黑暗固碳和海洋動力過程導致的側向輸運供碳兩個方面來解答這一問題。通過多學科交叉的海洋現場觀測和模擬,結合生理學實驗和深海穩態氮循環模型,揭示了兩步硝化耦合、硝化與黑暗固碳耦合機制,建立了碳氮耦合計量學關系,量化了硝化過程對深海生物圈及全球海洋碳循環的貢獻和影響。首次定量了陸架側向輸運的顆粒物對深海碳需求的顯著貢獻,填補了邊緣海深海碳供需不平衡的缺口。發表在PNAS的論文當年入選ESI高被引論文。

    張瑤教授長期致力于微生物海洋學領域研究,在微生物驅動的海洋碳氮循環這一基礎前沿領域開展一系列工作,取得重要創新性成果,在PNAS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ISME JournalLimnology and Oceanography等國際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60余篇。兩次榮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獲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紀念章。

    “2020年度中國十大海洋科技進展”詳情請見:http://www.cso.org.cn/ggxx/2993.jhtml。


    上一篇: 徐鵬教授團隊關于異源四倍體鯉二倍體祖先云南吻孔鲃基因組及演化研究成果發表于《Molecular Ecology Resources》 下一篇: 我院博士后宋希坤揭示深海塑料生物群落并被Nature雜志遴選為研究亮點

    相關文章

    亚洲精品高清国产一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