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聯系我們 英文版

    廈門大學柯才煥教授團隊報道了中國海域小健足蟲屬新物種

    時間:2023/04/07

    來源:

    瀏覽:

    近日,廈門大學海洋與地球學院、近海海洋環境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柯才煥教授團隊在Zootaxa期刊上發表了題為“Micropodarke fujianensis n. sp. (Annelida: Hesionidae) from Fujian, China”的研究論文,報道了中國海域小健足蟲屬新物種并命名為福建小健足蟲Micropodarke fujianensis n. sp.。該新物種已被世界海洋生物目錄(WoRMS)網站收錄。

    環節動物門(Annelida)多毛綱(Polychaeta)海女蟲科(Hesionidae)小健足蟲屬(Micropodarke)是近海底棲生物調查中的習見屬,該屬物種廣泛分布于全球各大洋及我國近海,在動物分類學、生物多樣性、生態監測與評估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此前,學者們對小健足蟲屬的物種多樣性有不同觀點,有的認為在太平洋和印度洋海域采集到的該屬標本均為同一個物種,有的則認為至少存在5個物種。但這些結果僅基于形態學方法,缺少分子生物學證據支持。

    福建省東山島周邊海域具有很高的底棲生物多樣性,研究人員近年來在這一海域陸續發現了多個海洋生物新物種。本文作者利用2021年在東山島近海采集的小健足蟲標本開展分類研究,結合形態學方法及分子生物學手段,發現并命名了我國東海近岸海女蟲科的一個新物種——福建小健足蟲Micropodarke fujianensis n. sp.,這是自1960年在中國海域首次記錄小健足蟲屬以來報道的該屬第二個有效種。該研究詳細描述了新種的形態特征,并指出新種的主要特征是復型剛毛端片基部不具較長的刺。同時,研究團隊根據現有分子數據,在太平洋和印度洋區域區篩選出小健足蟲屬的4個物種。

    1. 小健足蟲屬各代表種的模式產地(A)及該屬物種在中國海域的分布記錄(B

    2. 福建小健足蟲的蟲體(上)與疣足剛毛特征(下)

    3. 小健足蟲屬物種間系統發育關系

    該論文第一及通訊作者均為廈門大學海洋與地球學院博士后王智,共同通訊作者為柯才煥教授,其他合作者還包括廈門大學蔡明剛教授、鄧永智副教授和博士生楊德援,以及香港浸會大學邱建文教授。該研究受到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2021M691866)和近海海洋環境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杰出博士后基金等項目的聯合資助。

    文章來源

    Wang Z*, Yang DY, Qiu J-W, Cai MG, Deng YZ, Ke CH*. Micropodarke fujianensis n. sp. (Annelida: Hesionidae) from Fujian, China. Zootaxa, 2023, 5256(3): 279–288. https://doi.org/10.11646/zootaxa.5256.3.4

    論文鏈接

    https://www.biotaxa.org/Zootaxa/article/view/zootaxa.5256.3.4

    WoRMS網站鏈接

    https://www.marinespecies.org/aphia.php?p=taxdetails&id=1648755

    撰稿:王智

    編輯:蘇穎

    審核:劉敏、劉志宇、唐騰鳳

    上一篇: 廈門大學劉志宇教授研究組揭示亞中尺度渦絲入侵中尺度渦的動力過程與效應 下一篇: 廈門大學王桂芝教授課題組揭示海底地下水排放主控東山灣營養鹽的輸入、分布以及浮游植物生物量

    相關文章

    亚洲精品高清国产一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