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晨報2012年12月21日(記者 陳巧恩)
和廈大的科學家們出海考察,這應該是一件特別拉風的事吧!昨日,記者從廈大近海海洋環境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實驗室”)獲悉,正在進行的珠江口及南海北部航次就迎來了首位志愿者。實驗室方面表示,往后將繼續面向社會招募志愿者,當然,前提是船上空間和資源允許。
首位拉風的志愿者來自廈門太古飛機工程有限公司的33歲工程師姚申宇。此人熱衷公益、關注環保,更積極主張以環保活動為載體,結合團隊拓展課程,樹立公司 “取之社會,回饋社會”的公益形象。在本航次中,姚申宇的工作是協助科學家進行海洋沉積物和水樣采集,同時輔以影像記錄。
本航次分為大小兩個航段,分別是12月9日至12日租漁船完成伶仃洋區域科考;12月13日至26日租用廣東海洋大學“天龍號”科考船完成珠江口及南海北部的科考。主要任務是在珠江口及南海北部區域進行海洋生物地球化學和海洋環流動力學的研究。其中,第一個航段有11人參加,包括實驗室6人、香港科技大學霍英東研究院海洋動力和模擬專項 4人以及姚申宇。
作為國家級的科研平臺,實驗室每年組織中國沿海(南中國海、東海、黃海、臺灣海峽)、珠江口、長江口、九龍江口十余個航次。同時,實驗室通過各種方式,向公眾提供了解海洋科學的途徑。實驗室方面透露,繼姚申宇之后,將繼續在合適的航次招募志愿者一起上科考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