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聯系我們 英文版

    廈大海洋重器丨打造海洋智庫 助力海洋強國

    時間:2021/07/15

    來源:

    瀏覽:


    70.8海洋體實驗室

    113E7


    1FFA4


    1121日,2020永續海洋論壇暨福建海洋可持續發展研究院學術委員會擴大會議在廈門海景千禧大酒店召開。來自全國20多個科研院所、政府部門的專家學者齊聚鷺島,對海洋智庫在國際國內海洋治理中的作用展開研討、分享經驗,并探討海洋智庫的建設。蘇紀蘭院士、戴民漢院士、洪華生教授、潘新春教授等多個海洋界資深專家出席此次會議,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局副局長翁新平為論壇致開幕辭。廈門大學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全海教授宣布了海研院學術委員會的成立并發表講話。


    2C6EE


     

     

    01

    七大主旨演講:分享與探討海洋治理國家戰略、國際合作及智庫作用

     

     


    1EEFA3



    蘇紀蘭

    上午的議程在蘇紀蘭院士幽默風趣的主持下展開,七位發言人作了精彩演講。


     




    74B9


    潘新春

    我國已進入生態文明新時代,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海洋治理要適應新時代和大變局的要求,研究制定海洋基本法、海岸帶保護與利用法等法律制度,加強海上能力建設,切實維護我國海洋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確保海洋可持續支撐經濟社會展。 ——潘新春海洋治理的實踐與思考


     



    90F4

    周宏春

    建設海洋強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智庫應當為國家海洋發展戰略建言獻策,要緊抓國家重大發展戰略、特別是海洋發展戰略,緊扣國際社會的熱點話題、沿海地區可持續發展中的現實問題、突發的海洋資源環境事件,建言獻策,提出針對性解決方案。 ——周宏春新形勢下智庫對國家海洋戰略的作用


     




    247CD孫松

    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負責任的大國,從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的愿景出發,通過與一帶一路沿岸發展中國家進行海洋生物資源開發利用的合作,幫助這些國家發展水產養殖,改善近海環境,將我國在這方面的成功經驗帶給這些國家,通過民間交流和與大學、企業與地方政府合作,將國際合作根植在民間。 ——孫松海洋命運共同體與海洋科技國際合作


     




    7B69

    喬方利

    建議我國以海洋命運共同體理念為指導,積極參與聯合國聯合國海洋科學促進可持續發展十年(海洋十年)計劃,作為深度參與全球海洋治理的核心抓手,盡快組建海洋十年國家委員會,制定中國行動方案,與國際社會一道推進海洋的可持續發展。 ——喬方利 “‘聯合國海洋科學促進可持續發展十年:內容與評述


     




    10873關大博

    研究結果顯示了海洋經濟碳排放總量的快速增長及其對上下游供應鏈的高度依賴性,強調了核算海洋經濟溫室氣體排放對實現中國氣候緩解目標的重要性。未來,團隊將致力于搭建全球主要沿海國家、中國四大灣區、沿海城市的環境擴展型海洋經濟投入產出表,為海洋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研究基礎和方法支撐。——關大博中國海洋經濟數據庫建設及應用


     






    徐功娣


    廖民生

    作為祖國最南端的高校,海南熱帶海洋學院海洋智庫發揮地緣優勢,依托中國-東盟教育培訓中心開展海上合作基金和人文交流項目,依托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和海洋觀測研究所等機構開展南海環境監測、資源開發和海洋牧場建設研究。 ——徐功娣 廖民生謀海濟國,向海圖強——海南熱帶海洋學院海洋智庫建設的路徑探索和發展規劃



    1399A


    戴民漢

    科學和知識是尋求可行解決方案的基礎,但我們對海洋的認知還相當粗獷,這嚴重阻礙了可持續經略海洋;海洋綜合管理體系是海洋可持續發展的保障,也急需在科學策略的指導下采取實際行動。——戴民漢海岸帶可持續發展的科學與治理需求


     




    02

    院士專家建言獻策 智庫建設未來可期

     

     

    29E11


    下午的議程為海洋智庫建設研討。

    海研院總協調人薛雄志教授首先介紹了海研院的建設方案和思路,包括建設定位、研究方向與任務及管理模式等,并介紹了海研院成立至今所取得的一些成果,如決策咨詢報告、海洋綜合管理藍皮書、政策參考等。

    在海研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潘新春教授的主持下,與會嘉賓對海洋智庫建設提出了許多寶貴的建議。會議肯定了海研院的建設構想,并指出:


     

    PART-1

    在氣候變化及人類活動的背景下,海洋與海岸帶綜合管理面臨著巨大的壓力與挑戰。生態環境狀況持續惡化是全球性問題,海洋與海岸帶生態系統受到嚴重脅迫。


    PART-2

    智庫建設應吸收國內外智庫發展經驗,立足基礎研究,以科學研究為支撐,聚集專業人才,借助創新性的研究工具如虛擬仿真海洋、區域自然系統模式等,科學地預測未來,前瞻性地管理海洋。


    PART-3

    要用硬產品發揮軟科學,依托扎實的基礎研究,開展具有前瞻性和戰略性的應用研究,為政府決策提供參考。


    PART-4

    海洋是一個領域而非學科,海洋智庫的建設,需要多學科之間深入的交叉、融合與合作。


    PART-5

    抓住聯合國海洋科學促進可持續發展國際十年(2021-2030行動計劃的契機,立足中國,關注世界海洋與海岸帶可持續發展問題,努力提升中國全球海洋治理的參與度與話語權。

     

     

    廈門大學的一流學科及人才團隊為智庫奠定了很高的起點,如何發揮這一巨大優勢,同時建立一個讓智庫高效運營的機制,將科學真正轉化成為決策者切實可行的實踐方案,海研院還需要繼續探索。海洋智庫建設,任重而道遠。海研院揚帆起航,未來可期!

     

     

     

     

    撰文:羅舒毓

    編輯:70.8海洋媒體實驗室

     



     

     

    上一篇: 廈大海洋重器丨廈門大學發衛星了!國內高校首顆近海與海岸帶遙感衛星——海絲一號成功發射! 下一篇: 廈大海洋重器丨乘風破浪15載,他們打造了海峽兩岸的媽祖計劃

    相關文章

    亚洲精品高清国产一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