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8海洋體實驗室



作者:李思翰
科學顧問:Gui
導語 /Introduction/
上回我們說到,珊瑚這個海洋畫家五彩斑斕的秘訣來自于蟲黃藻的顏色、珊瑚自身的熒光蛋白和色蛋白所發出的顏色,且它們的絢麗外衣并非徒有其表,能夠抵御紫外光,幫助共生藻進行光合作用。
那么介紹完了珊瑚的顏色,小伙伴們是不是對珊瑚的形態也十分感興趣呢。今日在珊瑚館,硬珊瑚與軟珊瑚方分別派出了他們的得力選手來一決高下,比一比究竟是誰更具特色。
形形色色的珊瑚,可能是海底最為吸引潛水發燒友的風景之一,它也被譽為“海底熱帶雨林”,在整個海洋生態系統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珊瑚是一個大家族,具有7000多個品種,其種類可謂是千姿百態,堪稱是大自然的神奇造化,為海底世界帶來生機。
01
硬珊瑚選手
我們通常將石珊瑚稱作硬珊瑚,因其具有鈣質骨骼。但硬珊瑚也分造礁珊瑚和非造礁珊瑚,造礁珊瑚指能形成珊瑚礁的珊瑚,而非造礁珊瑚雖然有骨骼,但骨骼部分比較少,不足以形成珊瑚礁。
團塊形代表
團塊濱珊瑚Porites lobata

圖源:千野youko
團塊濱珊瑚,看起來就像成片的海底的巖石塊一樣,與其他形態各異的珊瑚相比,實在是有些平平無奇,以至于常常被人們忽視。而事實上,作為珊瑚世界里的大塊頭,團塊濱珊瑚在各種條件適合的情況下,可以日積月累,長到數十米的寬高。

圖源:fundiving.com

圖源:heibaimanhua.com
人們也常常把團塊濱珊瑚這類塊狀珊瑚又稱作長著圣誕樹的珊瑚,原因是一些色彩繽紛,酷似圣誕樹的大旋鰓蟲時常嵌入塊狀珊瑚表面,在這安家。他們的入住不僅能夠為色彩單調的團塊珊瑚點綴色彩,也能夠分泌一種化學物質以保護珊瑚不受其他生物的侵害。
分枝形代表
細枝鹿角珊瑚Acropora nana
如果說團塊形珊瑚是珊瑚世界中的大塊頭,那么分枝形珊瑚則是名副其實的大長腿。

圖源:見水印
細枝鹿角珊瑚,為分枝形珊瑚的一種,分枝通常以奶黃色或棕色為主,分枝末端是非常特別的亮藍色或者紫色,從珊瑚骨架圖來看,其分枝多而細長,“大長腿”的稱號并不為過。然而,擁有“大長腿”有時也并非好事,在風海浪來臨時,細枝珊瑚往往首當其沖,最容易被大片折斷。

細枝鹿角珊瑚骨架的側剖圖。圖源:coral.aims.gov.au
葉片形代表
葉形牡丹珊瑚Pavona frondifera Lamarck
葉形牡丹珊瑚,是菌珊瑚科牡丹珊瑚屬的一種珊瑚。它的群體由扭曲葉片狀珊瑚骼組成。正如其名,葉形牡丹珊瑚仿佛一朵朵盛開在水下的牡丹,為海底增添了一番色彩。

圖源:thatpetplace.com
前文所提到的團塊形,分枝形,葉片形等這些都還算是珊瑚世界中的常見形狀,那薔薇珊瑚屬Montipora sp.可以算是自由生長,不拘一格的一類了。由于薔薇珊瑚常匍匐在其他種類珊瑚的骨骼上生長,不同種的薔薇珊瑚群體可能長相相似,而同種的薔薇珊瑚反而能夠各不相同,這對于人們的鑒別工作可真是大大增加了難度。

圖源:Jean-paul Cifre / YouTube
這張在印度尼西亞珊瑚礁拍攝的照片,乍一看,除了顏色區別以外似乎應該是同一種珊瑚。而事實上,灰白色的為斑星薔薇珊瑚,而下面紫色的珊瑚其實是鹿角珊瑚。若非仔細觀察,似乎很難區分。

圖源:Corals of the World
氣泡形代表
泡囊珊瑚Plerogyra sinuosa

圖源:Constantinos Petrinos / naturepl.com

圖源:DMM KARIYUSHI
如果你以為硬珊瑚就只有這些“硬漢”,那你就錯了。這些看上去軟乎乎的,像是一串串葡萄,又像是一觸即破的氣泡的泡囊珊瑚竟然也屬于硬珊瑚。泡囊珊瑚,便是一種看起來形似軟珊瑚,實則不能造礁的硬珊瑚。白天,泡囊珊瑚會吹起泡泡,晶瑩剔透。但到了晚上,它們便會伸出一只只觸手,捕食海水中的各種浮游生物。
02
軟珊瑚選手


圖源:Gui
軟珊瑚,因身體柔軟得名,他們沒有堅硬的骨骼,只有細小的骨針分散在組織里面。而相比于硬珊瑚,軟珊瑚則更加的形態多樣。
太陽花珊瑚
Tubastraea coccinea

圖源:Gui
它喜歡在陰暗處活動,而且只在陰暗處伸展它那金黃色的觸手,綻放一朵朵金黃色的“太陽花”。它沒有共生蟲黃藻,因此總是十分“饑渴”,需要不停的喂食,是一個妥妥的肉食動物。
象耳香菇珊瑚
Ampiexidiscus fenestrafer


圖源:ungledragon.com
象耳香菇珊瑚 ,表面呈波浪形,有很多口,是不是很像我們平時涮火鍋會吃的毛肚呢。而當它覓食或者遇到驚嚇時,周圍的邊緣便會向中間慢慢收攏,形成一個圓球狀,將獵捕到的食物包裹在里面食用,很是可愛。
草皮珊瑚
Pachyclavularia violacea

圖源:Gui
草皮珊瑚,極具觀賞性,常常會被養殖在魚缸中用以裝飾。它在海底往往會迅速覆蓋附近的巖石或珊瑚,在海底形成一片青青 “草地”。極強的繁殖能力也會給養殖草皮珊瑚的小伙伴們帶來極大的成就感。
03
為什么珊瑚的形態如此千變萬化,種類繁多?
自然界沒有一種生物是完全一樣的,珊瑚也是如此。珊瑚分布在海洋暖流中,淺海部分的海底,它們的體內有骨骼,而且有很多很多的珊瑚蟲生活在一起。我們所見的珊瑚其實是珊瑚蟲的骨骼堆積而成的。因為大多數的珊瑚蟲外胚層細胞能分泌骨骼,這些骨骼是由外胚層分泌的角質或石灰質形成的,由于珊瑚蟲群體生在一起構成的形狀不同,所以它們的骨骼堆積起來的形狀也各不相同。
另外,珊瑚各式各樣形態的形成還受到環境的影響。

圖源:www.zhihu.com
大家可能很難相信,上圖的兩種形狀相去甚遠的珊瑚竟然都是同一類珊瑚——澄黃濱珊瑚,圖片上方近球型的珊瑚生長在淺淺的、約3m深礁池里,而在15m深左右的地方,呈現出了圖片下方這樣的形狀,下部伸展出來,類似古寺里的銅鐘。可見,環境對珊瑚形狀的形成影響之大。

雖然我們知道珊瑚是動物,但在更多的人的眼中它更像一棵植物,一朵花,一株草,千姿百態,在海底形成了一座種類繁多、等待人們繼續探索的巨大花園。
那么看到這里,到底誰更勝一籌,大家心中是否已經有了自己的答案了呢?
今日知識點
(精華濃縮)
· 硬珊瑚的常見形態為團塊形,分枝形,葉片形
· 珊瑚形態多樣是由于珊瑚蟲群體生在一起構成的形狀不同,它們的骨骼堆積起來的形狀也各不相同
· 珊瑚各式各樣形態的形成還受到環境的影響
意猶未盡?
關注我們,
且等下期開館~

海洋代言人主題館—70.8珊瑚館,
館長Ming、副館長Gui與5位管理員
黃玉霖、林喆瀅、李思翰、張效琬、黃林霖
不定期為大家講述珊瑚的故事……
PS:發布周期不定,全看心情~
-END-
(本公眾號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