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塔水母是一種小型水母,身體呈鐘型,能夠看見紅色的消化系統,狀如燈塔,因而得名,多生活在熱帶海域,燈塔水母主要分布在加勒比地區的海域之中,但因為遠洋船舶排放的壓艙水,使燈塔水母逐漸散布至其他鄰近海域,擴散到了西班牙、意大利和日本的近海,并出現在大西洋的另一側——巴拿馬地區。
燈塔水母多生活在熱帶海域。而且他們是吃肉的哦,浮游生物、小的甲殼類、多毛類甚至小的魚類都是他們的美食。當這些美味靠近的時候,燈塔水母就會伸長觸手,并放出刺絲囊以纏繞、麻痹、毒殺捕獲獵物,再將食物送入口中。而且它的嘴中也會像人口腔分泌唾液一樣分泌一些粘液,有利于食物的吞咽,食物進入胃腔開始開始消化后,營養物質由細胞的擴散作用輸送到全身。
燈塔水母可以從水螅體無性繁殖,是唯一已知的能夠從性成熟階段恢復到幼蟲階段的生物。在20℃的水溫中達到性成熟階段需要25至30天,其特征是性成熟的(能夠進行有性生殖)個體能夠重新回到水螅型。普通的水母在有性生殖之后就會死亡,但是燈塔水母卻能夠再次回到水螅型。這被稱作分化轉移。理論上這個過程沒有次數限制,這種水母可以通過反復的通常生殖和轉分化獲得無限的壽命。所以也被人稱為“ 長生不老的 水母”。更準確地說應該是“ 返老還童”。除非被其他動物吃掉,否則燈塔水母是“永生”的。
燈塔水母似乎擺脫了生死命運的束縛。它們依靠的是一種叫做轉分化能力。所謂轉分化就是指,生物體內一種類型的已分化細胞轉變成為另外一種類型分化細胞的現象,但它并不同于再分化哦,再分化是已經脫分化的愈傷組織在一定條件下,再分化出各種組織器官。
科學家在受傷的水母體內看到,在器官修復過程中 ,水母橫紋肌細胞經轉分化可形成神經細胞、平滑肌細胞、上皮細胞,甚至可形成刺細胞,也就是說,一般水母可以在身體有限的部位進行細胞的轉分化。但是,燈塔水母將這種能力無限放大,在完成生殖之后,燈塔水母即作為一個整體開始進行轉分化。甚至將一只燈塔水母切開,它也可以在24小時之內轉變為兩條水螅蟲。
科學家對飼養的4000只燈塔水母進行觀,揭秘了它整個再生的過程。首先,水母的膠紙傘會發生一次外翻,水母的中膠層和觸角會逐漸被機體消化吸收;之后,外翻的水母會把傘的底部黏附到水底,同時會分泌 出一個圍鞘將自己包裹起來。如果水溫和營養適宜,兩天之后,新生水母的水螅型就能明顯用肉眼區分了。而這株水螅會產生新的幼蟲,幼蟲在水中繼續發育,就會成為新的燈塔水母 。
燈塔水母擁有再生基因,其實人類體內也擁有這種基因,只是不活躍,或者說休眠了。由此,燈塔水母這種再生機制引起了科學家和大眾們的關注。人類可以通過學習燈塔水母的方法長生不老嗎?很遺憾,答案是否定的。一個平均體重在70千克的成年人,體內的細胞就能達60000億個,而這些細胞大都已經高度分化,在正常情況下是無法進行轉分化的,因此,燈塔水母的“特長”并不是開啟人類長生之門的金鑰匙。
但是人類真的不能長生不老嗎?英國劍橋大學基因學家奧布里·德格雷宣稱已經破解了人類衰老的公式,分析出導致人類衰老的7個因子。如果利用分子生物學、基因學和納米技術對這7個因子成功進行干預,就可以停止老化過程,延長人類的壽命。
當然這些都是后話,如果現在你想長生不老的話,那你需要變成一只燈塔水母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