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葉秋聲里,海環捷報傳!近日,廈門大學黨委宣傳部、學生處、研究生院、教務處、校團委對以“永遠跟黨走,青春獻祖國”為主題的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中涌現出的先進集體和優秀個人進行了聯合表彰,我院暑期社會實踐隊不畏炎炎夏日,收獲累累碩果——“保貝計劃”榮獲“省級優秀實踐隊”的稱號;“平潭魚躍”、“益舉益動”被確定為“校級優秀實踐團隊”;我院08級本科生陳若瑋被評為“省級優秀個人”,“保貝計劃”帶隊老師朱小明副教授更是獲得了“省級優秀帶隊老師”的高度表彰。
高舉紅色旗幟 立志服務海西
“保貝計劃”是一支由14名本科生、2名研究生組成以“科技支農”為主題的暑期社會實踐隊。在學院舉辦暑期社會實踐動員大會之初就組建了臨時黨支部,安排專門的理論學習,深刻理解黨中央“十二五”規劃中對于“加快發展現代農業”和“發展海洋經濟”兩大熱點的論述,將實踐主題和內容確定為“海洋農業”。在深入漳州水產養殖業進行實地調查的過程中,他們充分發揮學科特色,運用專業理論知識,采用文獻分析、焦點小組、問卷調查等各種實證研究方法廣泛收集數據,最終形成了翔實有效的論文報告,并被推薦參加教育部開展的“實踐活動調研報告網絡征集評選”活動。
“保貝計劃”隊的成功得益于紅色旗幟的引領。在實踐過程中,臨時黨支部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成立“黨員小組”與群眾進行一幫一學習與交流,積極引導隊員向黨組織靠攏。與此同時,與當地老黨員溝通交流、在龍海社區舉辦“建黨九十周年知識競答”公益活動也成為該支隊伍的一大特色;入戶宣講、舉辦大型知識宣講活動以傳遞環保知識更是得到了當地群眾的積極響應。
凝聚點滴之愛 奮促寧夏花開
獲得“省級優秀個人”稱號的陳若瑋同學,是我院“益舉益動”暑期實踐隊的隊長。在今年的暑期社會實踐過程中,他充分發揮團隊領導的核心作用,策劃并組織“聚點滴之愛,促寧夏花開——關愛寧夏女童教育幫扶實踐”活動。實踐隊在寧夏西吉縣開展了計劃生育宣傳、女童現狀調研、紅色電影展播等活動,帶領隊員接受教育幫扶實踐的洗禮。
談及組織此次社會實踐的緣由和過程,陳若瑋同學感慨頗深:在偏遠的西部地區,重男輕女的現象遠未消除甚至相當嚴重,女童這個弱勢群體迫切需要我們的關注。作為當代大學生,除了要努力學習,更應該勇于扛起社會責任,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發揮自己的光和熱,貢獻自己的力量。
營造優良氛圍 推進實踐開展
社會實踐活動作為大學生的第二課堂,能充分鍛煉同學們的社會實踐能力與交際能力。我院長期以來對學生的社會實踐會活動保持著強烈的關注與支持:暑假到來之前舉行了聲勢浩大的動員會,小學期組織優秀實踐隊伍進行相關經驗交流,旨在為同學們營造優良的實踐氛圍,創造豐富的實踐平臺。以外,學院還派出經驗豐富的帶隊老師對同學們的社會實踐活動進行現場指導,幫助同學們逐步完善選題、實踐、數據分析、實踐成果匯總等的事項, 獲得“省級優秀帶隊老師”表彰的朱小明副教授便是其中之一。
自今年暑期社會實踐活動開展以來,學院積極響應校團委的號召,一共派出28支實踐隊,累計746人次,奔赴漳州、寧夏、平潭等地區,展開了形式多樣、生動活潑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實踐內容涵蓋了學習參觀、國情考察、教育幫扶、科技支農、環保宣傳、專業實踐、實習招聘等多個領域。其中,“平潭魚躍”實踐團隊將統計學知識與海洋專業知識交叉綜合運用,建立數學模型,探究了平潭漁業近10年的發展變化;“廈韻峽情”暑期實踐調研隊走進移民家中并制作“便民手冊”發放給每一戶移民;“紫泥”實踐隊在紫泥鎮進行紅樹林保護宣講; “英雄三島”社會實踐隊員們為島上十余種常見植物掛上制作精美的銘牌,為官兵打造一個更富于人文關懷的生活環境;“海韻”實踐團隊致力于建立石斑魚多樣性信息資源數據化平臺;“扁藻能源”實踐團隊針對高油扁藻的誘變育種及其高密度養殖進行研究;“納米海洋”實踐團隊開展了“納米二氧化硅和氧化鋅對海洋細菌和微藻生長的影響”項目實驗;“子非魚”實踐團隊就有關國產溢油分散劑對海洋魚類早期階段的毒性的影響這一課題進行了一系列的實驗研究;環科行動隊和綠士實踐團隊分別針對海西重點城市交通線源排放情況和廈門市綠視率和舒適度進行了初步調查……
我院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更是得到了校領導的高度重視,7月28日一早,校黨委陳力文副書記帶領校黨委宣傳部部長王炳華、研究生院副院長陳工、教務處副處長施芝元、學生處副處長劉艷杰、校團委副書記張清榕等一行赴莆田南日島看望我院實踐隊隊隊員并舉行座談,讓炎炎夏日下的實踐隊員倍感溫暖。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海環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的成功得益于師生隊伍的通力合作,得益于學院黨委的高度重視,得益于學校領導的大力支持,相信在紅色旗幟的引領下,海環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將會取得更大的輝煌!
(宣傳中心 楊冠濱 吳陽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