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下午,海洋與地球學院黨委書記、黨員專職教師、學生黨員代表一同為120余名2017級本科生講授了一堂“不一樣”的思政課。參與授課的有黨委書記邱七星老師、海洋化學專業蔡明剛教授、海洋生物專業游偉偉副教授以及2014級本科生黨員胡俊彤,他們以 “建設海洋強國的夢想與責任擔當”為主題,分別從不同維度為2017級的新生們開展了講解。學習會議由輔導員曾隆隆主持。
第一位講課的是邱七星老師,他引經據典,以時間為主線介紹了中國古代經略海洋的歷史,從石器時代海洋資源開發到秦漢時期開辟絲綢之路,從唐宋海洋貿易拓展到鄭和下西洋壯舉實現,同樣也分析了明清時期“海禁”政策的負面影響。接著,他概述了建設海洋強國戰略的具體內容,解讀了習近平關于海洋強國的一系列重要論述。他的講述中還穿插著許多海洋老故事,邱老師淵博的學識和幽默的語言,不時引來了同學們的陣陣歡呼。最后,他還分享了自己在西沙永興島的難忘經歷,例舉了幾位奮斗在海洋領域的科學家和研究生,鼓勵大家好好學習,肩負起作為一個海洋人的擔當與責任!
第二位上臺的是海洋化學與地球化學系的蔡明剛教授,他為同學們介紹了北極科考及科研生活的酸甜苦辣。他用親身的經歷告訴青年海洋學子,在極端氣候中,中國科學家們是如何克服艱難險阻、完成極地科考任務的,他也用一張張生動的圖片展示了海洋研究的樂趣。在報告的最后,他展示了一張圖片,北極科考化學組成員80%與廈大密切相關,展現了廈大對中國極地科考的貢獻,他以廈大海洋人的身份呼吁青年一代能扛起時代大旗,刻苦學習,奮勇爭先。
第三位講述的是海洋生物科學與技術系的游偉偉副教授,他以“藍色糧倉”為題,從海洋科學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角度進行了分享,他在報告中指出:“在下一個十年,捕撈漁業和水產養殖業的總產量將超過牛肉、豬肉或禽肉產量。“,而品種又是核心要素。目前,我國海洋養殖技術還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其他國家,研發屬于自己的優良品種、發展海洋科技將促進海洋經濟的發展,有助于海洋強國戰略的實施。最后,他也以自身經歷告訴同學們,近年來 “一帶一路 “沿線國家人民以水產養殖為主題的交流活動越來越頻繁,海洋經濟領域前景廣闊、大有可為。
最后,2014級本科生胡俊彤同學分享了自己在北極的難忘經歷。她曾獲2016年全國海洋知識競賽北極獎并因此獲得去北極科考的寶貴機會,她以自身經歷為線,向大家展示了一個不一樣的北極黃河站和一群溫暖的中國極地科考人,并表示自己將在海洋事業上執著前行。她鼓勵學弟學妹刻苦學習、了解海洋、熱愛海洋,為建設海洋強國而奮起讀書。
課后,2017級本科生戴夢瑤表示“黨課原來也可以如此生動有趣,聽完四位嘉賓的介紹,我體會到海洋強國戰略并不像我以前理解得那么遙遠,就體現在我們身邊,需要凝聚我們的努力去實現中國的海洋強國偉績。讓我們扛起時代擔當,開啟新的征程。“
本次思政課創新了授課形式,是海洋與地球學院黨委對思政教育開展的一次有益嘗試,結合了專業知識與時政教育,將十九大精神學習融入到專業知識教育當中,取得了良好成效,海洋與地球學院黨委將繼續舉辦系列活動,扎實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及十九大精神學習。
文:曾隆隆、胡俊彤
圖:李佳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