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襲來天地寒,眾人相助山川暖。為響應黨中央對廣大黨員的號召和廈門大學向全校師生發出的“守望相助共克時艱”募捐倡議,學院黨委積極響應,廣泛動員,掀起了全院師生黨員同志們的捐款熱潮。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我院退休黨支部的黨員們,克服重重困難,第一時間捐出一筆筆愛心款項,在疫情的“冰寒”中匯集成一股“暖流”,無私支援武漢抗擊新冠肺炎,以實際行動踐行著老黨員們的初心和使命。
我院退休黨支部共有35名黨員,平均年齡高達80歲,有的腿腳不便,有的疾病纏身,但是為了能為抗擊疫情獻一份愛心,他們積極行動起來,盡自己的綿薄之力參與捐款。截止3月8日,他們通過各種方法進行捐款,善款共計一萬五千零一元。在這一筆筆愛心捐款的背后,都蘊含著沉甸甸的愛和暖暖的故事。
李少菁老師和粱筠蓮老師在學校發出倡議的第一時間就積極捐款。這次廈門大學支援武漢抗擊新冠肺炎專項基金項目采取了掃微信“二維碼”的形式進行捐贈,這可難倒了不少老黨員,盡管他們積極好學,多數黨員能用微信參加黨支部的交流和學習,但大多不會掃“二維碼”捐款,于是平素不愿意給大家添任何麻煩的黨員同志們有些“手忙腳亂”,不得不展開了一番大“求助”。
多位黨員找到支部書記王桂忠老師表達了捐款意愿和實際操作的困難,于是王桂忠老師逐個記下他們的名字和擬捐贈的款項金額,自己為他們一個個先行墊付,及時獻上老師們的愛心捐款;腿腳不方便的尤清美老師幾經周折還是未能完成捐款操作,支部委員陳清花老師得知后趕忙幫她先如數捐上,感動的尤老師才安下心來,說“了卻了自己的心愿”;許振祖老師輾轉幾次才將愛心款捐出;蔡阿根老師打電話給學院黨委,詳細詢問捐款操作流程、查詢教工號,當晚就叫兒子幫忙操作,和徐茂泉老師一起完成愛心捐贈;楊逸萍老師動用孫女幫忙,先后完成3次捐款,總計1201元,捐款總金額中單出的一元錢,就是她孫女的“杰作”,或許這里蘊含著對武漢抗擊疫情最美好的祝愿。此外,還有多位老師因不懂得操作認捐系統,都是叫子女代為操作認捐,還有的老師子女不在身邊,想方設法通過各種方式委托他人幫助捐款,如傅仰大老師住在上李,特意跑回廈大找原來的老鄰居幫助捐款。陳清花老師想到,在2003年“SARS”時,黨員們交了“特殊黨費”,所以她在首次掃碼捐贈后一直等著通知,準備再交“特殊黨費”,當了解到這次沒有 “特殊黨費”之說時,急忙把提早準備好的1000元再次捐入專項基金會,生怕錯過了捐款時間。她還在捐款后給院黨委留言: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援鄂抗疫,守望相助!武漢必勝!中國必勝!……
這一個個暖暖的故事,無不體現著老黨員們同舟共濟克時艱,眾志成城戰疫魔的決心。涓涓細流,匯成大海。無論數額多少,退休黨員們堅定支持疫情防控工作的決心是一致的,心系疫情防控斗爭第一線人員的心情是一致的。每一份綿薄之力的背后,都是大家對抗擊疫情的支持和必勝的堅定信念。相信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全體黨員、全國人民團結一心、眾志成城,一定能夠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