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論邏輯和實踐邏輯,5月5日晚,海洋與地球學院團委組織開展了以“綻放戰疫青春,堅定制度自信”為主題的宣傳教育活動,活動包括線上集中學習研討《習近平在廈門》《習近平在寧德》《習近平在福州》系列采訪實錄及交流學習心得體會。此次活動由學院兼職團委副書記戴夢瑤主持,70余名團員參加。

三部采訪實錄生動還原了習近平同志在廈門、寧德、福州工作期間著眼長遠、胸懷全局的戰略思維,大刀闊斧、科學決策的改革思路,腳踏實地、嚴謹務實的工作作風,心系人民、情暖民心的赤誠情懷,展示了習近平總書記堅定的信仰信念、真摯的為民情懷、強烈的政治擔當、卓越的領導才能和獨特的人格魅力。

習近平總書記與廈門、與廈大之深厚淵源從《習近平在廈門》中可見一斑,曾作為志愿者參與“9.8洽談會”的2017級海洋物理團支部熊長靜同學對此深有體會。她在分享中提到,陳嘉庚先生誕辰140周年之際,習近平同志高度肯定了陳嘉庚先生是“華僑旗幟、民族光輝”,并把“嘉庚精神”提到國家層面,使之成為中華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重要內容。除此之外,習近平同志與廈大校友張宏樑同志談話中關于“年輕人不能認為進入大學就進了保險箱”的一段話令2017級宮浩、姚俊輝同學感觸頗深,結合新冠肺炎抗疫實例,他們認為只有帶著一份“自找苦吃”的心態砥礪前行,把專業知識與社會實踐相結合,才能發揮當代青年真正的價值。

《習近平在寧德》真實記錄習近平總書記在寧德工作時以深入調研起步,提出“弱鳥先飛”“滴水穿石”“久久為功”“扶貧先扶志”“四下基層”等創新理念和工作精神。2017級海洋化學團支部黃溢稼同學表示,“這組采訪實錄生動再現了習近平同志客觀清醒、立足長遠的戰略思維,求真務實、從嚴治吏的領導作風,扎根基層、貼近群眾的真摯情懷,以及功成不必在我的廣闊胸襟,值得我們細細品味。”

2017級海洋生物團支部吳藝語同學分享了她研讀《習近平在福州》的收獲。“3820”工程、“菜籃子”工程、“海上福州”建設、“三坊七巷”修復等一系列經濟、民生、文化方面的巨大貢獻,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關注民生、關心群眾疾苦,貫徹落實“馬上就辦,真抓實干”的政府工作作風。習近平總書記在閩工作期間,密切聯系群眾、頻繁深入基層,體察人民群眾冷暖,進萬家門、知萬家情、解萬家憂。2019級黃源、2018級李少坤、2017級鄧自宇同學結合切身體會,對習近平總書記深入群眾、扎根基層“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務實精神表達深切贊同。

本次活動中,大家結合實際交流學習體會,一致認為,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時進行的一系列具有前瞻性、開創性、戰略性的理念創新和重大實踐,凝結著治國理政的智慧和經驗,承載著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具有超越時空的恒久價值和生命力。團員青年紛紛表示,通過本次主題宣傳教育實踐活動的學習,“四個意識”“四個自信”“兩個維護”在內心深處扎根鑄魂。“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續奮斗”,青年人作為整個社會力量中最富有朝氣、最具有生氣的一股力量,要勇立潮頭敢為先,勇當先鋒,敢打頭陣,敢干創出新路,用信念鑄就堅強,以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和敢闖敢拼的工作干勁走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最前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