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聯系我們 英文版

    海洋與地球學院學生“同上‘四史’思政大課”

    時間:2021/05/14

    來源:COE

    瀏覽:

    2021年5月9日下午,海洋與地球學院組織全體學生收看網絡直播“同上新中國史思政大課”。

    本次主題為“同上新中國史思政大課”,天津師范大學王雪超教授、上海師范大學張志丹教授和復旦大學肖存良教授主講,分別從新中國成立的偉大意義、新中國經濟發展奇跡的“密碼”、新中國國家制度建設的歷程和偉大成就等三個方面全方位、多維度、深層次地講授了新中國的光輝歷史。王雪超老師以翔實的史料為大家呈現了我國由喪權辱國、四分五裂、飽受壓迫的局面逐步實現屹立東方、團結統一和“人民成為國家、社會和自己的主人”的演變歷程,并勉勵青年要不負青春、不負韶華,為實現復興偉業添磚加瓦。張志丹老師以新中國經濟發展的奇跡作為切入點,指出堅持黨對經濟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一大優勢,同時強調了要始終把人民立場作為根本立場,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肖存良老師深刻闡述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改革開放時期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宏觀背景、建設歷程及成就,闡明了國家制度建設要始終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和完善全面從嚴治黨制度、人民當家作主的制度、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讓同學們更為全面、深入地了解了新中國取得的偉大成就。

    本次“同上新中國史思政大課”內容豐富、意義深刻,培養了同學們的歷史思維,讓同學們建立起宏大的歷史觀,進一步認識到新中國史是一部黨領導人民為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不懈奮斗的歷史,是不斷探索和深化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歷史,深切感受到自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生產力的迅速提高、發展格局的不斷擴大和區域協調發展的持續推進。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同學們將繼續深學“四史”,從歷史中汲取精神力量、涵養愛國情懷,做到知史愛黨、知史愛國,在學思踐悟中堅定理想信念,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

     

    本次思政大課在學生中引發熱烈反響:

    本科生歐彥寧表示,本次課程中的有關新中國經濟發展“奇”在何處、何為發展奇跡“密碼”的內容尤為吸引我。新中國之所以能走近世界舞臺中央,其原因正在于黨的領導和人民主體的相輔相成、兩方用力,在于實現了摸著石頭過河和頂層設計的兩頭突破,在于能把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有機結合、兩手并用,在于堅持對內改革和對外開放兩面開花。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就沒有今天我們的幸福生活。作為入黨積極分子,我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懈奮斗。

    本科生高暢婧楠表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我們正處于中國飛速發展的大時代,肩負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任。我們必須牢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從何而來,深刻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顯著優勢,從而在新時代進一步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我認為,當代青年應積極學習和弘揚“四史”精神,從中汲取智慧與力量,承青年之責,擔國之重任!

    研究生吳文龍表示,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這次課程以新中國史為主題,讓我直觀學習到100年來我們黨團結和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書寫一部波瀾壯闊的奮斗歷史,成就了新中國革命與建設的壯麗輝煌。憶往昔崢嶸歲月,展未來任重道遠。通過老師們的講授,我深刻地被新中國的發展史所感動與激勵,我們要以時代為己任,把實現自身的人生追求同黨的事業、國家的發展緊密聯系在一起,沿著正確的方向不斷前進、不懈奮斗,努力為創造祖國更加美好的未來貢獻力量。

    研究生曾佳玲表示,本次新中國史思政大課中王雪超老師的講述展現了中華民族從解放前的苦痛到解放后的歡笑、從解放前的舊觀念到解放后的新思想、從解放前的生活窘迫到解放后的安居樂業的轉變。中國人民站起來了,新中國屹立東方,有了民族獨立的新形象,有了國家統一的新局面,有了人民解放的新面貌。毫無疑問,新中國史的畫卷是壯闊的,于我們這代而言,要永遠懷念新中國歷史中出現的歷代脊梁和一個個勇敢而光輝的形象,永遠銘記新中國歷史中艱苦卓絕的斗爭和屹立東方所經歷的陣痛,這既是緬懷歷史,也是高歌現在,更是逐浪未來。


                                   
                                                                   

    上一篇: 黨史上的今天——5月18日 下一篇: 【百年潮起共學史】學院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圍繞“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歷史”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第一次專題學習

    相關文章

    亚洲精品高清国产一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