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增強學生金融安全意識,防范“套路貸”,5月14日中午,學院在希平樓C2-403舉辦“如何不被‘套路貸’”安全知識專題講座。講座邀請北京大成(廈門)律師事務所吳維欽律師、中國民生銀行廈門分行鄭碧紅女士、方亮先生到校進行宣講,學院80余名學生代表參與,講座由學院團委副書記侯佳君主持。
講座伊始,中國民生銀行廈門分行的方亮先生從什么是校園貸、套路貸為切入點,詳細分析講解了校園貸、套路貸的分類、手段、步驟;隨后,北京大成律師事務所吳維欽律師從如何識別套路、驅使學生校園貸的原因、“套路貸”與民間借貸的區別等三個方面進行了詳細的講解,通過分析金融受騙案例,讓大家深刻認識到“套路貸”的社會危害。兩位工作人員用專業的知識以及幽默的語言,具體生動地分析了“套路貸”的傳播途徑,深入挖掘“套路貸”隱含的風險,并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講座現場,同學們還就如何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如何提升防詐騙能力,如何做好個人的財務規劃等疑惑,向幾位嘉賓請教咨詢。中國民生銀行廈大分行鄭碧紅女士作為海洋校友,熱情為學弟學妹們解疑答惑,她重點引導同學們要合理消費,不盲目攀比,建立健康理性的消費觀;多了解金融安全知識,正確識別校園貸并加以防范,提升個人安全意識;應充分了解國家和學校的資助體系,有困難及時向學院和老師求助。
講座結束后,同學們紛紛表示收獲很大。梅康同學說:“我和身邊的不少同學們都遇到過詐騙,這場講座是一場及時雨,講座內容豐富、貼近實際,既廣泛普及了金融安全知識,更提醒學生要擦亮雙眼,看清“套路貸”的真實面目,真心希望能多多舉辦,惠及更多同學,全面提升大學生的安全意識。”
本場講座是我院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切實開展“我為師生辦實事”系列活動之一,旨在讓學生們充分認識網絡不良借貸存在的隱患和風險,進一步提高學生對各類詐騙的鑒別能力,增強學生金融風險防范意識,樹立理性科學的消費觀,保護學院師生的財產安全,將黨史學習教育的成果轉化為推動校園和諧穩定發展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