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進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7月6日上午,學院副院長柯才煥教授、海洋物理教工黨支部書記童峰教授為海洋物理教工黨支部全體黨員和應用海洋物理與工程系部分學生黨員講授黨史學習教育專題黨課。

柯才煥教授在題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廈大的四種精神》的報告中,帶領師生重溫了廈門大學篳路藍縷、崛起華南、辦學有成、蜚聲海外的百年辦學歷程,重點闡釋了廈門大學“四種精神”的深刻內涵,即陳嘉庚先生的愛國精神、羅揚才烈士的革命精神、以薩本棟校長為代表的艱苦辦學的自強精神和以王亞南校長、陳景潤教授為代表的科學精神,同時延伸介紹了學院的學科歷史和正在籌建的海峽實驗室進展,將校史、院系史與黨史學習教育有機結合起來。他指出,作為全國第一所由華僑創辦的高校,廈門大學與黨和國家同向同行,一步步建設成為“南方之強”,是偶然中的一種必然。他勉勵師生黨員,在國家大力推進海洋強國戰略的大背景下,要通過黨史學習教育,進一步弘揚光榮傳統、賡續紅色血脈、錘煉政治品格,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堅定前行,奮力書寫好建設海洋強國的新篇章。

童峰教授作了題為《學光榮黨史,悟行業使命,聚學科力量》的報告,他動情地分享了自己觀看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直播盛況的心情和感悟,帶領大家回顧了水聲通信學科的發展歷程。他指出,一代代科研人員不斷攻堅克難,把廈大水聲通信學科從國家空白學科建設成為可以助力國家現代國防事業的特色學科。他分析了行業內當前發展面臨的機遇和挑戰,他強調,生逢盛世,重任在肩,國家的需求就是水聲人的動力源泉,要從黨史學習教育中汲取奮進的力量,要擔當起為船為海為國防的使命,為黨育人、為國育才,聽黨話、跟黨走,為打造國之重器不懈努力。

百年黨史是一筆巨大精神財富,回望是為了更好地前行,此次黨課引起在場師生的強烈共鳴,大家紛紛表示定將牢記囑托、奮進一流,以飽滿熱情、昂揚斗志、務實作風,肩負起建設海洋強國的責任,積極服務國家戰略和區域經濟發展,以良好的精神面貌開啟百年新征程!
文\圖: 黃藍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