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刻感悟習近平總書記對福建的濃厚“山海情”,系統理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和實踐邏輯,9月18日上午,海洋與地球學院組織各學生黨支部收看網絡直播:“追尋習近平總書記的足跡——閩山閩水物華新”全省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成果匯報交流會暨全省高校師生同上“開學思政第一課”。來自廈門大學、福建師范大學和閩江學院的三位同學,結合自身的實踐經歷,以及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學習感悟,帶了一堂生動而深刻的思政課。

福建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實踐地。在八閩熱土上,習近平總書記懷揣赤子之心孜孜耕耘17載,親自領導和推動了福建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事業,福建的山山水水和父老鄉親也成為習近平總書記深情的牽掛。作為廈大學子,習近平總書記工作和生活的足跡就在身邊,重要理念與實踐就在眼前,同學們倍感溫暖與親切,也備受教育與啟迪。
對于羅仁杰分享的《以新發展理念引領高質量發展》,國重第二研究生黨支部書記徐偉南印象深刻,“羅仁杰同志引用習近平總書記的一句話:‘黃土地哺育了我,紅土地培養了我’。總書記將最好的青春年華奉獻在了八閩大地,用腳步走遍了八閩大地,換來了八閩大地擺脫落后的發展機遇,換來了八閩大地人民對新生活的美好向往,換來了八閩大地人民對總書記的感恩與感謝,讓福建經濟社會發展走上了快車道。”
對于谷春蕊分享的《傳承歷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本科生黨支部吳柳苗表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是世界認識中國的重要窗口,作為新時代青年,傳承歷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擔當是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我們應以青春之聲,講好屬于我們的時代故事。”
民族復興之大任的“接力棒”終將交予我輩之手,如何能夠擔當起此重任,是每個人應該思考的事情。認真聆聽了王欣瑞分享的《做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海洋地質研究生黨支部書記朱廣坤頗為感慨:“我們中必將有走向公務員崗位的同志,需牢記“從人民中來,到人民中去”,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廈門擔任副市長期間,到廈門報到的第三天就開始帶隊下鄉調研,足跡遍布工作負責區域;我們中也必將有堅持科研崗位的同志,需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從中國實踐中來、到中國實踐中去,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的殷殷囑托;我們終將會走向各行各業,但仍需為民族復興而奮斗,因為這不單單是我們個人的事情,而是從古至今無數仁人志士為之奮斗的偉大事業。”
底棲生物研究生黨支部書記張墨談到:“作為一名海洋專業的博士生,要緊密結合習近平總書記在閩工作時的重要理念、重大實踐,聽從總書記的囑咐,積極融入新發展格局,‘多和大海打交道’‘既要做海岸的文章,也要做海上的文章,既要做海面的文章,也要做海底的文章’……,我們要把綠色生態優勢轉化為科研動力,也要把發展海洋經濟、海洋科研作為己任,在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上取得新成效,不負青春韶華,不負人民期待。”
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時曾賦詩:“挽住云河洗天青,閩山閩水物華新”,近日,由中央宣傳部統籌指導,福建省委宣傳部組織編寫的《閩山閩水物華新——習近平福建足跡》由人民出版社會同福建人民出版社等出版發行。學院將繼續圍繞《閩山閩水物華新——習近平福建足跡》開展系列學習實踐活動,將大力傳承弘揚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時的重要理念和重大實踐,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為學院“雙一流”建設提供堅強的思想保證和強大精神力量。
文/戴茵如,圖/各黨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