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16日上午,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人民大會堂隆重開幕。習近平代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作報告。海洋與地球學院組織師生黨員代表在希平樓C2-403會議室集中收看開幕會盛況。全院師生以各種方式收聽收看了大會直播,認真聆聽習近平總書記所作的大會報告。


開幕會結束后,學院第一時間在希平樓c2-207召開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師生座談會,與會師生代表圍繞黨的二十大精神,結合自身學習、科研、工作實際,談體會與感想,談責任與擔當。
學院黨委副書記唐騰鳳首先談到,習近平總書記在報告中提出“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強化現代化建設人才支撐”的目標任務,強調“要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科技自立自強、人才引領驅動”,高校作為科技創新高地和人才培養重鎮,責任重大,使命光榮。作為高校人才培養和思政工作一線人員,我們要始終堅持黨建引領,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不斷深化“三全育人”工作機制,積極構建“五育融合”育人體系,進一步凝練學科特色,打造育人平臺,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質量,著力培養具有家國情懷、國際視野,勇挑時代重擔、堪當強國大任的新時代拔尖創新人才,引導廣大師生在建設海洋強國,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征程中展現新作為,作出大貢獻。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對于我們科技工作者而言,是一個很好的機遇。在此戰略背景下,廣大科技工作者必將大有可為。” 海洋生物技術教工黨支部宣傳委員、海洋生物科學與技術系教授趙晶說, “我們必須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培育技術含量高、符合產業發展需求的高價值的科研項目。同時,與企業深度合作,切實將科研成果落地轉化。”
海化教工黨支部副書記、海洋化學與地球化學系副教授沈淵結合自身成長經歷,用“感恩”和“責任”兩個關鍵詞表達了自己與“海洋強國”這一藍色信念的不解之緣。他說,“黨的十八大報告首次提出建設海洋強國,那時我剛剛開始博士一年級的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海洋強國的重要論述對我的學業乃至職業規劃產生重大影響,建設海洋強國的夢想一直鞭策著、激勵著我不斷成長、不斷提升。現在,作為海洋領域的一名教師、一名科研工作者,我希望能應用自己所學知識,積極推動海洋有機碳循環的研究,為實現國家‘雙碳’目標貢獻自己的力量。”

海生教工黨支部代表、海洋生物科學與技術系副教授高光表示,習近平總書記所作的大會報告有兩點令我印象深刻,第一是要大力發展綠色、低碳經濟,第二是要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實現全球治理。他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期間就對海洋領域的發展具有前瞻意識,國家海洋強國戰略為海洋科學研究指明了方向,作為一名海洋科技工作者,當勇擔時代使命,擼起袖子加油干!
行政黨支部副書記陳雅琪以三個關鍵詞分享了自己的學習體會。一是感恩,十年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迎難而上、革故鼎新、勵精圖治,繪寫民族復興壯美時代畫卷,取得的歷史性成就深感振奮,感恩自己生逢其時,感恩自己生在華夏。二是感動,中國共產黨始終以人民為中心。回憶起研究生階段在寧夏隆德開展社會實踐時,切實感受到了脫貧攻堅給當地民眾帶來的變化,人民群眾的幸福生活是最生動的寫照。三是奮斗,她表示將在黨的二十大精神的指引下,立足自身崗位、做好本職工作、貢獻個人力量。
“甘當螺絲釘,在平凡的崗位上堅守。”實驗教學中心黨支部書記、工程師劉麗華鮮明地表達了自己作為一名普通黨員的工作決心。她希望每一位黨員都能夠擁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胸懷和擔當,緊緊圍繞學校和學院發展大局,以頑強的拼搏精神、百折不撓的韌性和勇往直前的闖勁,為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海洋學科的目標貢獻自身的智慧和力量。
國重第三研究生黨支部書記、輔導員蔡笑霜談到,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對教育工作寄予殷切期望,這讓我倍感振奮、深受鼓舞,也感到使命光榮、責任重大。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作為一名思政工作者,應繼續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立足學科發展特色和學生成長需求,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為建設海洋強國提供人才支撐!

物理海洋第一研究生黨支部黨員、2021級碩士研究生蘆瑩結合自身的成長經歷,以一名青年大學生的視角,描述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的飛速發展和變化。她表示,作為一名大學生黨員,將以黨的最新理論武裝自己,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永葆共產黨員的初心,為海洋強國建設貢獻青春力量。
“以星辰大海作紙、以‘嘉庚’‘海絲’作筆,習近平總書記擘畫的‘海洋強國’的宏偉藍圖從‘大寫意’一筆一筆繪制出廈大海洋特色‘工筆畫’。”海洋物理研究生黨支部書記、2020級碩士研究生劉雨佶感悟道,作為廈大海洋巨輪上的一員,要以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期待為指引,立志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在驚濤駭浪中勇立潮頭、在櫛風沐雨中書寫華章,不負領袖囑托,不負人民期待,不負時代重托!
國重第四研究生黨支部書記,2020級碩士研究生黃熠鋒談到,從“嘉庚”踏浪到“海絲”騰空,廈大海洋學科構建了“海陸空一體化”的海洋立體觀測系統,作為新時代的海洋人,我感到無比自豪。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到了“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科技自立自強、人才引領驅動”則更加堅定了他勇攀科學高峰,為海洋強國事業貢獻力量的信心和決心!
學院黨委書記吳立武最后談到,黨的二十大報告高屋建瓴、思想深邃,科學謀劃了未來5年乃至更長時期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目標任務和大政方針,明確宣示黨在新征程上舉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樣的精神狀態、朝著什么樣的目標繼續前進。習近平總書記在報告中提出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強調“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作為海洋科技工作者,在新的發展階段要有新的領域和賽道,應努力突破受制于人的卡脖子技術,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作出新的更大貢獻。他要求,全院各黨支部和全體師生黨員要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全面領會把握黨的二十大報告的精神內涵,將黨的二十大精神貫徹落實到實際工作中,把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轉化成行動自覺,踔厲奮發,行穩致遠。

踔厲奮發創佳績 凝心聚力向“蔚”來。以黨的二十大精神領航,未來五年,學院將以海洋強國戰略需求為導向,集聚力量進行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推動海洋科技實現高水平自立自強,聚焦六大重點任務,為新時代“加快建設海洋強國”、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貢獻海洋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的中國智慧、廈大方案!

文:林婉霞 徐佳楠 李威鋒
圖:章博文 鄭敏敏 楊宇琛
審核:侯佳君 張露月 唐騰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