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國家科技部公布的2015年度地學領域46個國家重點實驗室評估結果中,我校近海海洋環境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再度躋身“優秀國家重點實驗室”。這也是本次評估中全國海洋研究領域唯一獲此殊榮的國家重點實驗室。
國家科技部以每5年為一個周期,對全國范圍內的國家重點實驗室進行嚴格的定期評估,以實現優勝劣汰,不斷促進實驗室建設發展。我校近海海洋環境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自2005年成立以來,在兩次全國評估(2010年、2015年)中均交出令人滿意的答卷。
本次國家重點實驗室評估分為初評、現場考察和綜合評議三個階段,競爭異常激烈。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等20余所高校及中科院20余個研究所的地學領域國家重點實驗室參評,學科涉及固體地球科學、大氣、海洋、環境、地理、遙感與生態等方向。實驗室在初評階段躋身所有40余所參評實驗室的前30%,獲得評優資格,又在現場考察環節中展示了令人信服的軟、硬件發展成效,最終獲評優秀。
廈門大學是中國距離大海最近的一所大學,因海而生,伴海而長,擁有開展海洋科學研究的獨特區位優勢,是我國海洋學科的發祥地。近海海洋環境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始終堅持開放、融合的國際化發展方向,經過十年建設,已成為我國海洋科學研究、人才聚集與培育、學術交流與合作的重要平臺,連續三年位列國家重點實驗室科技資源信息公開共享程度全國第一,在國際海洋生物地球化學界享有嘉譽。
連續兩個的“優秀重點實驗室”殊榮,既是對我校海洋科學研究工作的充分肯定,更是對廈門大學海洋學科為中國海洋科學的發展做出更大貢獻的鞭策與厚望。
(科技處、近海海洋環境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海洋與地球學院、環境與生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