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聯系我們 英文版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近海生態系統碳匯過程、調控機制及增匯模式”啟動會暨學術研討會在海口召開

    時間:2016/11/17

    來源:廈門大學

    瀏覽:

    2016年11月8-9日,由我院張瑤教授主持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全球變化及應對”重點專項項目“近海生態系統碳匯過程、調控機制及增匯模式”啟動會暨學術研討會在海口成功召開。科技部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李霄項目主管、項目專家組成員焦念志院士、陳大可院士、東秀珠研究員、謝樹成教授、趙美訓教授、張瑤教授、廈門大學科技處副處長(主持工作)周涵韜教授等出席了會議。來自廈門大學、中國海洋大學、浙江大學、中科院青島能源與過程研究所、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天津大學的項目主要研究人員和研究生,以及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上海交通大學、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山東大學、同濟大學等單位的同行60余人參加了啟動會和學術研討會。

    啟動會由廈門大學科技處周涵韜教授主持。科技部項目主管李霄對項目的立項和啟動表示祝賀,并對項目執行過程需要關注的要點進行了指導。強調項目的執行必須圍繞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專項的定位;執行過程中需圍繞整個項目的總體目標進行協同創新,尤其需要注意項目量化考核指標的完成及科普宣傳工作;同時,承擔單位要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進行精細化管理。周涵韜代表廈門大學作出承諾,將對項目的實施做好充分保障,加強與項目組和其他承擔單位的溝通,認真貫徹中央和科技部有關精神,做好項目實施的服務與管理工作。

    項目舉行了專家組敦聘儀式,李霄和周涵韜分別代表項目委托單位和牽頭單位,向專家組成員汪品先院士、焦念志院士、陳大可院士、東秀珠研究員、謝樹成教授、趙美訓教授、陳鷹教授、張瑤教授頒發聘書。

    項目負責人張瑤分別從項目的立項依據與重大科學問題、研究內容、技術路線與課題設置、預期目標、考核指標和創新點、研究隊伍和工作基礎、項目管理制度等五個方面系統介紹了項目的設計思路、基本框架和實施方案細則。各課題長張瑤、崔球、趙美訓、齊家國(樊煒代)分別匯報和論證了四個課題圍繞總項目設計未來將開展的研究工作。項目專家組專家認真聽取了項目及四個課題的匯報,肯定了該項目獲得資助的重要意義,并對將來項目執行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進行了討論;一致認為該項目研究符合前沿基礎研究、技術標準產出、國家重大需求的鏈條設計思路,是科學與技術、研究與應用相結合的一個重要嘗試和開端。

    啟動會后,項目成員聯合同行專家召開了學術研討會。分別圍繞:1)近海到遠洋生態系統結構、碳匯形成過程與機理,2)陸海統籌海洋碳匯增匯模式與社會經濟,3)地質時期海洋微生物、海洋水化學與碳匯演變,4)海洋C-N-S 循環之間的關系與海水酸化、硫化四個主題進行了研討,共展示了28個精彩的學術報告,并進行了熱烈而深入的討論。每個報告不僅針對學術問題,而且還針對如何圍繞項目目標和科學問題展開了深入的交流。項目啟動會與聯合學術研討會的成功召開,促進了項目組成員之間的交流與合作,為項目的順利實施奠定了良好基礎。


    上一篇: 九龍江口間隙水交換和海底地下水排放的溶解物質:基于224Ra/228Th不平衡法的新認識 下一篇: 徐鵬教授課題組有關硬骨魚類適應極端堿性環境基因組進化和遺傳機制的研究成果在《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期刊發表

    相關文章

    亚洲精品高清国产一久久